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来源:汇智旅游网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摘要:《指南》中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音乐是一门艺术,它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幼儿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在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幼儿最喜爱的游戏融入音乐教学中,在玩中学、乐中学,丰富音乐教学形式,其效果可想而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游戏化来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游戏化;实践策略 引言

音乐课是幼儿喜欢的课程之一,该课程教学理念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对培养幼儿想象力及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将游戏化理念融入音乐教学中,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幼儿快速掌握乐理知识,使其在游戏过程中轻松学习,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

一、创设情境,实现音乐游戏化教学

虽然大班幼儿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感受,但其年龄较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有限,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如果缺少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走入误区。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情境,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以表演的方式诠释音乐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先在网站上选择与音乐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对音乐学习投入更多的热情,然后让幼儿将了解到的内容表演出来,从而加深幼儿对音乐内涵的理解。除此以外,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从情感上引导幼儿产生共鸣,使其感受到不同音乐类型、不同人物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进而提升音乐课堂的活跃度。

例如:在教学歌曲《小红帽》的过程中,因为歌曲中有各种不同的角色和场景,教师可以据此进行教学设计。上课前,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幼儿结合歌曲内容布置班级。场景模拟可以使幼儿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中,保障教学环境与歌曲情境一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并分配不同的角色:大灰狼、小红帽、外婆,让幼儿根据不同角色装扮自己,充分融入教学环境中。此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渲染教学氛围,使幼儿快速进入状态,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更多音乐知识。

二、设置游戏环节,促进幼儿融入课堂

幼儿所处的年龄造就了其对游戏课程的喜爱,但游戏方式的设置对于幼儿的兴趣激发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上融入游戏元素可以提升音乐课程的高效性。因此,作为幼儿音乐教师在音乐课程开展过程中设置更多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在学习音乐前有一个兴奋的热情和态度。教师在此阶段,需要注意音乐游戏环节的设置要尽可能的符合幼儿的心理,使游戏和课堂关联紧密,从而在幼儿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游戏化教学。

例如:在学习《厨师与小老鼠》时,教师可以围绕该内容设置趣味游戏环节,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老鼠,一组扮演厨师。然后让幼儿在教师中围成一个大的圆圈,至于按照怎样的顺序围绕由抽签决定,在分好不同的角色之后,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厨师与小老鼠的音乐,在音乐响起时要求所有人围着转圈,当音乐停下来时所有人立刻喊出自己的角色,小老鼠需要立刻蹲下表示自己的身份,作为厨师则要站着伸手去抓身前的小老鼠,被抓住的人淘汰,倘若身前不是小老鼠则不用抓,也不会淘汰,以这样的方式寻找最敏捷的幼儿。经过音乐的反复播放,幼儿深深地融入游戏中,同时需要不断地注意音乐的播放与暂停。而这对于幼儿的音乐学习有着巧妙的推动作用,这样的游戏设置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思维活跃性。游戏的设置要充满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激情。在剩下最后一个幼儿时,教师可以奖励一些小东西,以此改善幼儿对音乐课堂的观感。

三、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进行音乐游戏

很多家长对幼儿音乐游戏教学方式没有充足的了解,并且很多家长否认这种教学方式,要想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单单是为家长讲解道理效果是不佳的。因此,在幼儿对音乐游戏有了认知后,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来观看,并举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音乐游戏,通过一起做游戏,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得到家长的信任,音乐游戏才能够更加顺利举行并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例如:以《敲敲乐》为主题,在游戏前幼儿教师要为家长和孩子讲清楚比赛的规则,在家长和幼儿了解比赛规则后,播放欢乐、有律动的音乐,让幼儿和家长的相互配合下完成游戏。在音乐的节奏下,家长在幼儿指令下,敲击身体部位。这种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活动,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亲子之间的互动,让家长见证幼儿的成长历程,多给幼儿一些陪伴,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并且幼儿能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旋律,通过家长与幼儿的合作提高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反应能力,让幼儿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身心愉悦,更渴望学习到更多的乐理知识,也能够提升家长对音乐游戏的肯定,获得家长大力支持,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幼儿学科素养以及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因此,单一不变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游戏化内容,可以赋予音乐课堂更多的活力,且能使教学模式变得多样化。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提升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而培养幼儿的音乐情感。音乐学科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幼儿无法快速地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并融入游戏化内容,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从而有效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为幼儿园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杨.关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0(24):105-106.

[2]徐雯倩.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祖国,2019(10):285+280.

[3]何晶晶,孙岚岚.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21):148-1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