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 广东建材2010年第1期 桩一锚复合支护技术 在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许可 (湘潭大同世界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工程地质状况,针对某高层商住综和楼 坑支护结构办案进仃了分析 比较;在此基础} ,对本工程采用的桩述。 锚复合支护办案设计 施工技术以及施_L监测进行了详细阐 关键词:掂~锚复合支护;深 坑]二程;预应力锚索;施工监测 1引言 建筑基坑桩一锚支护结构是将受拉杆件的 端固 筑物,场地内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丰富,开挖范围内土 定在开挖基坑的稳定地层中,另一端与围护桩相联的基 层为杂填士、淤泥质土以及粉细砂层,本工程砂层厚,埋 坑支护体系,它是在岩石锚杆理论研究比较成熟的基础 深火,而且砂层较密实,基坑开挖与支护存在一定难度。 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挡十结构,安全经济的特点使它广泛 应用于边坡和基坑支护工程中。另外,在基坑内部施工 时,开挖土方与桩锚支护体系互不干扰,能有效的缩短 工期,在砂层和淤泥层中锚杆施工可采取“ 水钻进成 上层滞水及下伏圆砾层中的潜水,含水量丰富,渗透性 强,部分地段的地下水属于承 水。周边均为道路与建 3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设计 3.1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 根据本 程特点,可以选用的基坑支护型式有:钻 孔法”结合跟管钻进1艺,可有效防IL- ̄L口涌水和孔口 孔支护桩加设混凝土内支撑、桩锚式支护结构、逆作法、 流砂出现。在水压力较人时,在周边环境允许的情况下, 复合士钉墙支方案等。 可采取局部降水,将坑外地下水位移降至成- ̄L-fL口以 钻孔支护桩加设混凝土内支撑方案能确基坑结构 下,以防止孔口涌水和孔口流砂,尤其适用于复杂施工 安全,位移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但内支撑装拆工序 场地及对工期要求严格的基坑工程,因此对桩一锚支护 多,增加工程工期和工程造价,且内支撑影响地下室施 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 工和土方开挖,工期很长;而逆作法造价高工艺复杂,工 义。 2工程概况 期长;复合型锚喷墙支护方案,砂层中施工采用钢管作 为锚杆,设置预应力锚杆控制基坑位移,止水帷幕可以 湖南湘潭某商住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为26380m , 考虑采用上部深层搅拌桩下部摆喷桩作为止水帷幕,该 框一剪结构,主楼l8层,地下2层,基坑总体开挖深度 方案造价与其他方案比较较低,但本工程周边均为重要 为9.20m,电梯井位置开挖深度达1 1.5m,平面布置见图 建筑物与道路、管线,对支护结构的变形要求严格,而复 适路 l。 合式士钉墙的支护结构变形一般较火,且土钉施工过程 场地地基十上 中会造成大量地下水流失,对周边环境造成极不利影 覆土层由人工填:1:, 响。因此,基坑支护方案论证选型时否定了以上三种方 淤泥质土粉质粘土、 案。由于桩一锚式支护结构工期较短,工程造价较低,不 粉质粘:j:、圆砾及残 影响地下室结构施工,适合本工程施工。锚索在砂层中 卜流失而造成地面沉陷的 积粉质粘十层组成, 难以施工、会造成地下水与砂_场地F伏基岩为第 施工难点,可通过采用预应力锚杆的“压水钻进成孔法” 三系泥质粉砂岩,埋 施工工艺以及跟套管钻进工艺加以解决。综合以上所述,该_T程确定采用钻孔灌注桩+预应 深较深。地下水有赋 存了人工填十中的 力锚索支护方案,电梯井位置采用放坡施工,具体支护 图1基坑平面布置图 ——34—— 广东建材2010年第1期 结构做法见图2。 图2基坑支护结构剖面图 3.2支护结构方案设计 本工程支护结构排桩采用 1000@1100钻孔灌注 桩,排桩问设置 550@1100单管旋喷止水帷幕。钻孔灌 注桩桩长约21m,施工中以进入强风化岩或残积l十层1m 为准。在排桩桩顶整圈设置lO00mmx800mm的钢筋混凝 士压项梁,支护桩布置和 顶梁做法 图3、图4。 rI I:■ 。并搓lif 图3支护桩布置大样 图4压顸梁YDL大样图 3.3预应力锚索设计 根据训‘算结构,本工程采用 桩 锚的形式,上下 设曲排。 第一排锚索(YM1),位于地面下3.2m位置,轴向拟 设计值为40t,预府/,J锁定值为20t,设计采用 t50 锚孔,锚杆长度35m,自山段5m,锚固段30m,采f}j 3× 7 5钢绞线,2×[32A钢腰梁连接,做法 图5。 第二排锚索(YM2),位于地面下6.Om位胃,轴向拉 施工技术 图5钢腰梁大样图 力设计值为55t,预应力锁定值为40t,设计采用 150 锚孔,锚杆长度35m,自由段5m,锚固段30m,采用5 x 7 5钢绞线,钢筋混凝土腰梁连接。 3.4基坑地下水控制 (1)止水帷幕的控制。旋喷桩采用单管旋喷,设计桩 径为550mm,设计桩长暂定为21.Om,实际施工按进入不 透水层1.0m控制,流量lOL/min,注浆压力为25~ 28MPa,水泥用量为180kg/m,钻孔钻速为20 ̄25r/min, 提速为0.2~0.3m/min。 (2)降水施工控制。地F室采用井点降水,共设降井 l8个。降水井深度为14m,降水井直径均为800mm,其中 剪力墙承台位置为16m,周边设置4个地下水井观测 井。 4基坑桩一锚复合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4.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线一钻孔灌注支护桩施工,单管旋喷桩止水 帷幕施 一桩检测一压顶梁施工一场地土方开挖至 2.5m一第一道预应力锚索施工一第一道预应力锚索张 拉一场地十方开挖至一6.0m一第二道预应力锚索施 工一第二道预应力锚索施工一土方分层开挖至设计深 度。 4.2钻孔灌注支护桩施工 本工程的钻孔灌注支护桩采用正循环法进行施工, 桩K约21m,施工中以进入强风化岩或残积土层1m为 准。在施 f 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桩质量,支护桩施工完毕 后,进仃了完整性检测,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4.3单管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 单管旋喷桩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 严格控制桩长、桩径、流量、注浆压力、水泥用量、钻孔钻 速、提速等施工参数,确保单管旋喷桩止水帷幕起到止 水的效果。 4.4钢筋混凝土压顶梁施工 本工程的 顼梁截面尺寸为lO00mm×800mm,施工 35— 施工技术 时,先把支护桩桩头破 设计标高,;"m—S 干净桩头的浮 渣等残留物后,按要求支模干¨绑扎钏筋,灌注混凝士。 广东建材2010年第1期 4.5预应力锚索施工 为提高预应力锚索轴向拉力,先按照 6、图7的 做法制作好预应力锚索。 越1—————蛐 ———]8 L 表2各测点布置 监测项目 位胃或蚧洲对象 仪器 监测精度 测点布置 l 支护结构 水平化移 【 ===={茎 茎薹季訇蚕薯茎至量茎冀茎萎至 =] / \ \ \L———垫 L—J \壁向塑 支护结构 上端部 绎纬仪 1.Omm 间距lOm 蘸丛笠/ \塑熊堕、窿鱼 \蜘篮撞 翘—— 说明:翻由段锕绞线粟用渡纹管包囊 图6预应力锚索制作大样图 踺 。UQ. 芎 }\ 图7定位环大样 预应力锚索制作完成后,针对锚索成孔可能导致施 工过程巾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锚杆采用了“压水钻进 成孔法”结合跟管钻进 艺成孔。钻孔过程[}1钻进、出 渣、固壁、清孔等工序‘次完成;可以防【上塌孔,不留残 土。采用人工推进的方式进行支放后,用高压注浆管进 行注浆,待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应力锚索的张拉和 锁定,张拉时,先按15%设计轴向拉力值作为初张拉,锚 杆预应力无明显衰减时,将张拉控制力卸荷至改计轴向 拉力时锁定。 在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完成后,进行了抽检,轴向 拉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4.6土方开挖 本工程的土方开挖必须分步分层进行,先挖伞地向 下1.Om位簧,待完成钢筋混凝十压项梁浇筑后,分层开 挖至第一道预应力铺索位置,进行第…道预应力锚索的 施工和张拉,然后开挖至第二预应力锚索位置,进行第 二道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和张掩,最后,开挖至设计深度。 每次分层开挖深度不大于2.0m,开挖过程中加强对基 坑支护结构的监测。 5基坑施工监测 为了确保周边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安全,保 证基坑支护结构在挖寸:和整个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 稳定,需实行监测管理,基坑lr程监测项日见表1;各监 测项目、测点布置和精度要求等见表2。 对丰要监测项口设定的控制值为:支护结构最大水 平位移控制值为35mm,周围地而沉降变形的 制值为 36 12 地l卜水位 基坑刷边 水位管、 lOmm 4个孔 水位仪 3 坑底上 基坑底 水准仪 1Omm lOOm2 降起 上面标商 测一点 4 ==_=r【=降、倾斜 建(需保护的 gJ)筑物 绛纬度、水准仪 1.Omm 间距lOm 5 蒜 管线接头 绎纬仪、水准仪 1 .Omm 问距lOm 6 奔霆 篙 士方i斫 水准仪 50mm 测一点 lOOm2 30mm。水 位移控制值为30mm,地面沉降控制值为 25mm。在整个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从监测 结果来看,各点的监测数据郁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未出 现异常的情况。 5结束倍 由于设计办案合 ,木 坑工程顺利完成施工,基 本没有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并保证了地下室干作 业施lI:。通过本 程,可以看出,在周边环境复杂,建筑 物、道路、管线与基坑距离较近,且工程砂层厚、埋深大、 砂层较密实时,采用桩锚支护结构,支护钻孔桩问设置 旋喷止水桩,可有效控制基坑支护位移,分离基坑内外 地下水,降低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一种安全 合呷的支护结构形式,其施-I二实践叮为同行借鉴参考。 ● 【参考文献】 [1]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 [s]. [2]刘艳,梁沙河.深基坑支护结构的 靠性汁算Ⅲ.山西建筑, 2007,33 [3]《建筑地基基础I:程施 质草验收规范}GB0202~2002,中闺建 筑].业出版社,2002。 [4]《建筑地基处卵技术规范》(JGJ79—2002)[S];北京,中尉建筑 lT、I 出版礼,2002。 [5] 忠汉,深基坑J二程M],北京,机械l: ̄lk¨i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