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潍坊旅游

来源:汇智旅游网


1、潍坊富华游乐园

景点简介:

潍坊富华游乐园是潍坊新立克集团与美国亚洲娱乐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主题乐园。 乐园一期投资3亿元人民币,占地20万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游乐设施和完善的服务功能。有大型游乐项目如摩天轮、跳伞塔、太空飞行、过山车、激流勇进、海空出击、动感电影、旋转木马、碰碰车、疯狂老鼠、旋转滚筒、宇宙漫游、欧式花园等供您休闲。儿童反斗城、进口儿童游戏机、金龟虫等项目让您尽享天仑之乐。富华游乐园环境优美,娱乐功能齐全,1992年建园至今,以发展成为山东省内人造景观接待水平最高的旅游景点,素有\"齐鲁第一园\"的美誉。 乐园二期投资4.9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动工。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游乐项目有人造攀岩、弹跳飞人、4D影院、海盗船、激光战车、森林守猎等。2004年3月6日对外营业的荔湾鱼港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集娱乐餐饮于一体,装饰风格典雅华贵,服务功能齐全,可同时提供粤菜、鲁菜等多个菜系的菜品。而投资9000多万元人民,仿玛雅文明风情、四季恒温、水上游乐功能齐全的水上皇宫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2005年正式对外营业。二期建成后,富华游乐园将成为齐鲁精品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具有跨国吸引力。 每逢节假日,富华艺术团的艺术家们,会为您倾情奉献精采的歌舞表演,黄金周期间还将请知名喜剧笑星、滑稽小丑荟萃富华,妙趣横生的滑稽表

演为您送上极限欢乐!青春飞扬的街舞大赛、血脉贲张的篝火假面舞会,让您释放生命激情,体验真正的快乐!

2、安丘青云山

景点简介:

青云山位于安丘城东,是沂蒙山余脉。东北西南走向,半绕安丘城。山体起伏,地貌原始。山顶有旱不涸、涝不溢的安丘\"八大景\"之一的海眼井。接云寺、观星台、揽月塔遗址亦尚在。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占地3000亩,是国家首批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国际风筝都――潍坊市南30公里,是一处突出民俗文化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购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 游乐园依托青云山自然地貌,建有江南秀色、民族风情、野生动物、休闲娱乐、齐鲁民俗和桃花源六大功能区游乐园气候宜人,植被丰富,三季开花,四季常绿。园内山水环绕,景色秀美,如诗如画。 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娱乐活动异彩纷呈。民族歌舞、民族婚俗、地方戏曲、县官审案等表演将南北风情展现的淋漓尽致,上刀山、下火海、斗鸡、斗羊、斗马、飞车走壁等表演,惊险刺激,扣人心弦。骑马、射箭、

荡秋千、扎风筝、印年画、打铁、织布等参与性项目令游客乐不可支,流连忘返。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已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天地。 山水园林区:山环水绕、碧波荡漾:桥亭廊榭、错落有致;茂林修竹、翠绿欲滴。 民族风情区:集西南、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于一体,尽显边陲风光的美丽、边寨风情的神秘。 齐鲁民俗村:以一个清末村落的形式展现了齐鲁大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 休闲娱乐区:现代化的游乐设施与园林景观完美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老少皆宜,其乐无穷。

3、潍坊金宝乐园AAAA

• 潍坊金宝乐园是一个以旅游观光的大型综合性游乐园。位于山东金宝商业贸易区对面,西邻潍

坊民航机场,东靠潍州路206国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山东金宝集团自1996年8月10日开办金宝乐园以来,同时建成了金宝宾馆、金宝汽车站和金宝旅行社,已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万多人次。

情缘园

金泉寺释加牟尼大佛

果树观光园

鸽子岛

跑马场

4、青州云门山AAAA

景点简介:

云门山,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处,海拔421米。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主峰大云顶,有洞如

门,高阔过丈,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古“青州八景”称之为“云门拱壁”。登临山巅,便可饱览“驼岭千寻”、“劈峰夕照”和“三山联翠,障城如画”的壮丽景观。在主峰云门洞南西侧有一天然石罅,深不可测,当气压低时,常有蒸气泛出,名曰“云窟”。

5、杨家埠村

杨家埠村

杨家埠村位于山东半岛北部,世界风筝都潍坊市寒亭区,全村320户,1142口人,辖地18.2平方公里,耕地1764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属东亚季风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明古槐与明古屋闻名遐迩;木版年画、风筝誉满全球,经济发展迅速,是重点开发地段。最先兴建的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为仿古建筑,四合院结构。内有杨家埠木版年画陈列馆、杨家埠风筝陈列馆、民俗院、婚俗馆。到这里可以亲手扎制风筝、套印木版年画,也可以放风筝、坐空中缆车等。

目录

传说

木版年画

历史悠久

历史悠久的画发展

百年名店

民间艺术发展

传说

门神画中的武门神《神荼郁垒》在民间有个非常生动的传说:商末周初,度朔山上生有奇桃,肉甜味美,食之可延年益寿,桃下住着兄弟二人,哥哥叫神荼,弟弟叫郁垒,他们为人正直,力大无比,凶猛老虎为他们护林看桃,野牛岭上有个野大王,心狠手毒,喝人血,吃人心,残害百姓。一天,野大王派人到度朔山上索取仙桃,被神荼、郁垒轰走,野大王气得七窍生烟,一个黑夜,野大王带领他的信徒装扮成恶鬼前去报复,被神荼、郁垒用桃条捆起来扔给了老虎,所以桃木辟邪由此而来,同时成为辟邪驱鬼的工具。还有一个“灶王”的传说也很有意思,据传“灶王”原是浪荡公子张万仓,外号张腊月,原配丁香女勤俭贤惠、美丽善良,由于张腊月喜新厌旧,后门休出丁香女,前门娶来王海棠。不几年家底被挥霍净光,张腊月后悔莫及哭瞎了眼,便沿街乞讨,有一年腊月二十三,他讨饭到了丁香家,丁香女看到张腊月可怜,便不记前仇,让仆人把他请进来给他一碗龙须面吃。当他得知这是前妻丁香家时,羞愧难当便一头掸死在锅台上,从此贤惠的丁香女便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祀他于锅台上,传来传去,便把张腊月传为“灶王”,民间也传下了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张贴“灶王”的习俗。杨家埠有限公司位于烟潍路国道边,到这里可以领路当地的民风民俗,既可以住五星级宾馆,也可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还可以买风筝和木版年画。到杨家埠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公路纵横,烟潍路国道傍村而过,寒清公路纵贯南北,潍坊市区五路公共汽车直达村内。有潍坊萝卜等土特产,有风味独特的朝天锅名吃,有核雕、风筝、年画等工艺品,有“跑旱船”等闹春习俗。

木版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寒亭杨家埠)之一。产地不同,风格迥异。数百年来,杨家埠木版年画按照农民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需要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自己古朴雅拙、简明鲜艳的风格。它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长期以来起着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美化人民节日环境的作用。它的题材极为广泛,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祈福迎祥、消灾除祸;美女娃娃、吉祥欢乐;人情世事、男耕女织;小说戏曲、神话传说;山水花卉、飞禽走兽;时事新闻、讽刺幽默;还有些以实用为目的,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杨家埠木版年画现已成为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吸引国外客商游人、发展潍坊外向型经济的纽带,成为“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上的主要景点之一。

历史悠久

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明代是木版年画发展成熟阶段。那时这个村就“家家印年画,户户扎风筝”。建于明崇祯十三年的“吉兴号”年画作坊,面积239.4平方米,房屋11间,保存完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年画绘刻工丽缜密,古朴雅拙。开始杨家埠民间木版年画题材比较狭窄,以刻印神像年画为主。迎合民间迷信信仰的要求,主要绘制《灶王》、《门神》、《菩萨》、《玉皇》等;在绘刻方面,一部分取法于宗教木刻画,如《三代宗亲》、《神荼郁垒门神》等;一部分取法于小说、戏曲、科技书籍插图,如《民子山》、《男十忙》、《二月二》等。从明代到清初,依靠年画业发展的画店有同顺堂、吉兴、太和、公茂、恒顺等。明末,因战乱遂遭破坏。

历史悠久的画发展

清代前期,年画又得以恢复和发展。又有万顺、公兴、公义、公泰、永盛等30余家画店大量进行年画生产。年画品种增加,绘刻技术更加精熟,产生了如《张仙射狗》、《年年有鱼》、《刘海戏金蟾》、《博古四条屏》那样绘刻稳健,具有节奏感的大量优秀作品。清代乾隆年间,是木版年画商品化高度

发展的繁荣昌盛时期。在此后一个半世纪里,杨家埠“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版数万”,是全国三大画市之一,年画的题材空前扩大,祈福迎祥、消灾除祸的神像画更加齐全完备。年画的形式分为大门画、屋门画、炕头画等类别。此时画店纷开,仅西杨家埠由杨氏一家开设的就有82家。清末,制作精细的杨柳青年画传入之后,给杨家埠年画固有的古朴雅拙一个很大的刺激,有些艺人不再沿例其本,开始创新。首先新出的年画开始多以戏曲故事与公案小说为题材,如《打樱桃》、《空城计》、《打渔杀家》等等。其次是“发福生财”的吉庆画,如《五路进财,发财还家》、《摇钱树》、《大春牛》、《三大家》等等。这些作品给深受列强入侵、盗贼蜂起之苦的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代表作品有《鹿鹤同春》、《榴开百子》、《五福捧寿》等。

百年名店

清末民初,木版年画开始“以变图存”的革新。大顺画店的杨九经代表革新者的要求,创立了东大顺画店。他支持刘明杰、杨毓珂、杨万东等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师突破杨家埠年画的陈规,吸收其它绘画的特点,新绘画样,如《四季花鸟》、《八仙条屏》等,线条顿挫有致,画面生动活泼。他们还吸收了国画的笔墨情趣,用单一的墨色,分为几层次印刷,印刷成“墨货”,如《山水四条屏》,古朴典雅,一年四季均能销售。应该说,这是杨家埠年画“随欲而进”、“以变图存”的改革创新时期,它适合人们已经改变的欣赏习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民间艺术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的发展。1951年、1952年华东局文化部与山东省文化局先后两次派人对杨家埠年画进行全面调查,先后创作了22幅年画,对继承发展杨家埠年画提供了新的经验。之后,不少专业美术工作者倾心于杨家埠年画的创作。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吸收了历史和现代的制作方法,将杨家埠年画提高升华,并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创新,创作了大量新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