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写一个精彩的电影片段》点评】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写一个精彩的电影片段》习作评析 薛春梅
省级骨干教师丁玲娴熟的教学技能,朴实的教学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听完她的课后,感觉饮了一杯甘泉,令人回味无穷。现在我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课前的猜一猜为后面的习作奠基。上课伊始,丁老师做动作让孩子们猜一猜,同学们能用准确的词语进动行描述,接着又做了连贯的动作,让孩子们说一说,最后才心理悄悄话,通过手语,启发孩子们根据人物的表情、神态以及动作猜猜老师心理想的什么。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小小的一个课前游戏,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放松了孩子们的心情,又对本节课写精彩片段做了铺垫。
2、教会学生由整体到部分再到细微动作的观察,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在观察精彩片段的过程中,丁老师分三步完成此项教学工作。首先让学生初看片段说大意,接着二看片段,要求观察连贯动作,最后抓细微动作。每次看的内容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每次的要求都在前一次基础上提高难度,教会学生如何细心观察画面。一边看一边抽生说看到的情景,精彩片段的习作能力就在这和谐自然的氛围中得到提升。
3、习作指导扶放结合,方法适用。孩子们初稿成型,丁老师把重心转向作文修改,体现了高段作文的特点。她出示了一段写人较为 形象的语段,特意将修饰润色的句子加上不同的颜色,让孩子们先读黑色部分的字,再加上有颜色部分的字读后比较,看哪个好?好在哪里?通过比较、鉴别,孩子们总结出写好文章的方法,老师在孩子们总结的基础上给予补充,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也凸显出教师为主导。引导孩子们学以致用,并试着自改、互改文章。 4、教师亲切而富有变化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显示了其个人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开课时老师的自我介绍,还是教学时对孩子们回答的评价,还是对孩子们语言表达的启发,如和风细雨,浸润了每一个孩子的心。
5、教学风格朴实,能立足教学实际,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丁老师引导孩子们设身处地想象《长江七号》片段中父亲打儿子的心理活动时,孩子们谈的感受真实,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同时,她也指出本班学生作文时的弊病,说假、大、空话,希望孩子们用我笔写我心。
6、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开课的猜动作谈话到课中的观察精彩片段的层层深入,再到范例修改的引领示范,让学生觉得原本痛苦的、毫无眉目的习作变得那样轻松而有序。 丁老师的教学给我们一线的老师,带来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礼物”。那就是如何教会学生习作,如何轻松的写出自我感受。在这里小辈想斗胆说出自己的一点疑惑。
孩子们是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段来写?修改时,是否可以找一篇来集体修正,可以从出示的美文中总结的方法进行学以致 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丁老师这一堂“清水出芙蓉”的课,让我明白,原来返璞归真才是最美的!
【篇二:影片中的精彩片段】
《极速蜗牛》精彩片段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影院观看了《极速蜗牛》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蜗牛特伯抱有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蜗牛。一次偶然的不寻常事件让他拥有了非凡的速度,特伯打算让自己的梦想成真。
《极速蜗牛》中特伯参加赛车赛时精彩片段令我历历在目。比赛刚开始,特伯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维修时,他的蜗牛朋友们告诉他,他是一个蜗牛,要像蜗牛一样。于是,在维修过后,他像以前一样,钻来钻去,不是从车底下钻过去,就是贴着墙壁爬过去,后来居上,追到了第二名。可当他就要追上他的对手盖时,盖在经过布满石头和轮胎塑胶的第四弯道时,把特伯逼到了赛道边。特伯受到了猛烈的撞击,他的壳破了一个洞,他的朋友们告诉他,叫他别再跑了,可特伯仍然要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在盖又要把特伯撞上赛道边时,特伯钻到了赛车的轮子上,超过了盖,成为了第一名。在快要冲过终点线时,盖为了超过特伯冒险冲进危险区,使特伯的壳这里碎裂,不能再比赛了。而盖自己由于控制不住方向,引发了撞车,所有赛车都报废了。最后,特伯仍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坚持往前爬,获得了胜利。
通过这个影片,通过特伯在最后的比赛中坚持到底的精彩片段,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
【篇三:感动我的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初,身为教授的陆焉识(陈道明饰)中了卑鄙小人耍的阳谋,被错误的划为右派发配到大西北劳改。与家人音讯全无隔绝多年的他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这对怀抱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张慧雯 饰)带来了巨大压力,她阻止母亲冯婉喻(巩俐 饰)与父亲的相见。因此夫妻二人近在咫尺却又相隔天涯。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回家,但是他却发现女儿早已放弃了芭蕾的梦想成了一名工厂女工,而深爱的妻子却已患心音性失忆症,医生叮嘱要陆焉识设法勾起冯婉喻对往事的回忆。冯婉喻打电话找人来调准丈夫曾经弹奏的钢琴的音色,说丈夫很快就要回来了。陆焉识假扮修钢琴的师傅来给冯婉喻修理钢琴。当他调准音色,弹奏起以前经常为妻子弹奏的《渔光曲》的时候,站在陆焉识身后的冯婉喻听着听着,眼里流下了眼泪。见此情景,陆焉识哽咽着转过身来,拥抱着冯婉喻,突然,冯婉喻一把推开陆焉识,一边说着:“你不是陆焉识,你给我出去!”一边把陆焉识推出门外。陆焉识给冯婉喻写了一封信,说自己5号回来,让冯婉喻去车站接他。5号又
到了,冯婉喻对着镜子打扮了一番,举着写有陆焉识名字的牌子,站在火车站的出站口,望眼欲穿地等待着自己的丈夫归来…… 许多年以后……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丹丹搀扶着鬓发斑白,面容憔悴的妈妈,坐上陆焉识的三轮车向火车站奔去……
在火车站出站口,冯婉喻举着写着陆焉识的牌子,陆焉识站在冯婉喻身边,冒着风雪和冯婉喻一起等待自己归来…… 影片在扼腕叹惜和伤感中结束了。感谢陈道明和巩俐两位实力派演员让人惊叹的表演!那无数的面部特写便是证明,一丝一毫的情感波动显露无遗,影片无旁白、让人动情之处不刻意煽情,一切都在自然流露着、一切都在你不觉中感受到。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仍会记得流淌在他们面颊上的眼泪,还会记得想要一起慢慢变老却不被记起的无奈和痛心,还会记得一个老人每到五号拿着识别牌去接老伴却永远等不来的失望和伤心。
走出影院,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