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成矿特征

来源:汇智旅游网
矿 床 地 质

2012年 MINERAL DEPOSITS 第31卷 增刊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成矿特征

杨永强1,辛 江1,2,李 丽3,侯建光1

(1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 有色地调中心,北京 100012;

3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位于宕昌县东北约10多公里处,大地构造上属于秦岭造山带西段(简称西秦岭)之中带,西秦岭中带又以礼县-麻沿河大断裂为界分为2个亚带:南亚带属扬子板块北侧陆缘海,沉积了一套浅海陆棚碎屑岩夹碳酸岩建造(谢文欣,2008)。该矿床为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类型,主要矿物为菱锌矿、白铅矿,不易识别。与西成矿田以硫化物为主的方铅矿、闪锌矿不相同,属该区发现的新类型(祝新友等,2006)。

1 矿床地质特征

代家庄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茶埠—沟脑里帚状构造的撒开部位,矿区东西长5.5 km,南北宽5 km,面积27.5 km2。矿区依据1∶1万土壤异常展布特征自北向南划分为Ⅰ、Ⅱ两个矿带。依据1∶5万宕昌幅区调对地层的划分,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鱼池坝组(Dy)、龙鳞桥组(Dl)、七固组(Dq)和东沟组(Dd)、白垩系磨石沟组(Km)、第四系全新统(Qedl)。含矿地层主要为龙鳞桥组(Dl)和东沟组(Dd)。

矿区总体为一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仅在Ⅱ矿带发育2个小背斜,1个小向斜。断裂较发育,断裂对地层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矿区内的断裂较多,主要断裂构造方向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属茶埠-沟脑里帚状构造的分支,次有北东-南西走向断裂。北西-南东向断裂具多期活动特点,为控矿构造,又为容矿构造,且晚期活动对矿体有一定的改造及破坏作用。白垩系之后断裂活动对矿体主要为破坏作用;北东-南西走向次级断裂对矿体具破坏及有用组分的进一步富集作用。区内的岩浆岩以矿区北侧的闾井花岗岩体(γ5)为主,为西秦岭区著名的“五朵金花”之一。该岩体出露面积约200 km2,侵入于中泥盆统和中-上泥盆统地层中,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大部分为侵入接触。围岩普遍受热力变质,产生宽约1 km的蚀变带,主要为角岩化和大理岩化。矿体主要产出在中泥盆系龙鳞桥组及东沟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钙质板岩中,该地层中Pb、Zn、Ag元素明显富集,为本地区的矿源层,其为找矿的地层岩性标志。

1

2 矿体特征

代家庄铅锌多金属矿区内自北向南划分为近平行的Ⅰ、Ⅱ两个矿带,矿带呈北西-南东走向延伸,矿(化)体近平行分布于矿带中,产状与矿带基本一致。矿(化)体主要产于龙鳞桥组(Dl)和东沟组(Dd)地层中,含矿岩性主要为破碎的灰岩、生物灰岩及少量的泥灰岩、砂板岩。矿体均受地层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Ⅰ矿带共圈定多金属矿(化)体4个,Ⅱ矿带圈定多金属矿体一个(张忠平等,2005)。

矿区内Ⅰ矿带目前所见矿石主要为氧化矿石,以铅锌混合矿石为主,偶见独立的铅矿石和锌矿石。氧化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菱锌矿(5%~95%)、白铅矿(5%~99%)、褐铁矿、赤铁矿及少量的铅矾、黄铁矿、 *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072070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杨永强,男,1965生,副教授,矿床地质专业。Email: yangyonq@cugb.edu.cn

456 矿 床 地 质 2012年

闪锌矿、方铅矿。菱锌矿呈黄褐色,少数白色,胶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玻璃光泽;白铅矿呈灰白色、无色半透明状,他形粒状结构,新鲜面油脂光泽。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及少量石英、重晶石。原生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闪锌矿(5%~80%)、方铅矿(5%~20%)、黄铁矿及少量的磁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闪锌矿呈褐色,隐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方铅矿呈铅灰色,隐晶结构、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金属光泽。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石英、白云石。

Ⅱ矿带地表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锌矿、褐铁矿、赤铁矿,仅在只尕沟老硐中发现有半氧化的块状硫化物原生矿,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白云石等。

矿石结构主要为他形粒状结构、微细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生物结构、显微隐晶结构等,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微层纹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圈层-皮壳状构造、土状构造等(图1)。

矿体的围岩以灰岩为主,有少量的板岩及泥灰岩,矿体顶板为泥灰岩和板岩,矿体底板为灰岩,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多为整合接触和断层接触关系。蚀变主要有浸染状褐铁矿化、赤铁矿化,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方解石化,另外还有白云岩化、炭化、粘土化及少量的硅化、重晶石化等。

图1 菱锌矿石结构与构造图片 1. 胶状结构;2. 白色细粒结构;3. 块状构造;4. 角砾状构造 3 矿床成因

该矿床具以下特征:①具有一定层位,矿化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龙鳞桥组碳酸盐岩及富含碳酸岩盐成分泥岩中;②矿体成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虽遭受后期改造,但基本与围岩成整合接触关系;③矿床物质成分简单,以铅锌为主,伴生有银,矿石成分单一,氧化带中以菱锌矿、白铅矿为主;④致密块状菱锌矿矿石具有显微生物构造,由近于平行排列的细层物质(可能为胶状菱锌矿)与泥质相间组成;⑤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赋存在构造破碎带中;⑥镜下显微照片发现火山岩夹层,为海底火山喷发的证据;⑦代家庄矿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张守训,2007),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早古生代的火山活动,大量的富含铅锌的成矿物质经长时间和远距离的运移,在中泥盆世沉积盆地中沉积成矿,具火山-喷流沉积在矿特征。因此,矿床成因应为喷流沉积型。

参 考 文 献

谢文欣. 2008.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床构造的控矿作用[J]. 甘肃科技,24(12): 37-38.

张守训. 2007. 西秦岭代家庄中泥盆统沉积盆地铅锌矿同位素地质特征[J]. 甘肃科技,23(10): 70-73. 张忠平,朱永新. 2005.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J]. 甘肃地质学报,14(2): 58-63.

祝新友,汪东波,卫冶国,等. 2006.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的地质特征与找矿意义[J]. 地球学报,27(6): 595-6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