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临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116例胃癌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注意与腹腔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观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6%,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精心、周密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胃癌;腹腔镜手术;护理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占消化道肿瘤的首位,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腹腔镜技术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上已有普遍开展的趋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有着共同点,但同时也有很多的不同点[1],而正是这些不同点,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不同点,有重点的为患者提供术后的临床护理,对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预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科2006年 3月~2009年9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116例患者,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17~82岁,平均 53.6 岁。肿瘤位于胃底及贲门部31例,胃体部33例,胃窦及幽门42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6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2例。术前均常规行上消化道钡餐及电子胃镜或超声胃镜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
1.2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仰卧位双腿略分开。脐下缘切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口刺入气腹针建立 CO2气腹,气腹压力 1.6~2kPa 置入5个trocar 进行腹腔的探查及肿瘤定位、淋巴结清扫,腹腔内操作完成后,通过上腹部5cm辅助切口整块移除网膜及切除胃大部组织并完成消化道重建。术后常规腹腔内放置引流管,一般由两侧腹部腋前线戳口引出。
1.3术后并发症本组术后有 9例发生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76%(9/116),分别为皮下气肿1例、吻合口瘘1例、胃蠕动无力症1例、腹腔积液 2 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无死亡病例。
2术后护理
2.1术后护理常规术后全麻护理常规,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常规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准确地记录胃管、尿管及引流管引流液的量及性状。特别应当注意的是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有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后有发生高碳酸血症的危险[2,3],从而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酸碱平衡失调、肺部并发症增多等,虽然其发生率不高,但后果较重,仍需引起重视[4],术后的密切监护、及时发现对于预防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轻症的高碳酸血症表现为头痛、气促、胸闷、发绀等,严重的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昏迷、血压下降[5]。一旦发生,应保持呼吸道通常,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持续低流量吸氧,同时查电解质、血气分析,详细记录呼吸情况,报告医师进一步处理。本组病例在术后24h常规进行心电和血氧饱和度检测,同时去枕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6~24h常规查血气分析,以了解血气情况。在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本组病例中,未发现术后高碳酸血症病例发生。
2.2引流管的护理
,留置胃管对于胃癌手术是必要的,它可以及时将胃内分泌物引流出体外,同时也可以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判断术后恢复情况,预防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留置胃管后,多数患者感觉咽喉部不适、疼痛,长期留置还可能导致咽喉部粘膜水肿、口腔溃疡等,有部分患者术后因胃管引起的不适而自行将胃管拔出,给预后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在护理中应当向患者详细解释留置胃管的作用,消除思想压力,并时常检查胃管的固定情况,避免脱出。随着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观点的发展和应用[6],有学者认为胃癌手术患者不必常规放置胃管,即使放置,也可以在术后早期拔除。本研究中,我们对有10例患者尝试性不放置胃管,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此外本组病例中有3例发生术后胃管脱落,2例为术后第2d、第3d患者自行拔出,一例为胃管自行脱落(术后第3d),3例均未重新放置胃管,经观察,未见有相关并发症发生。留置有胃管的患者,术后应当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引流量。通常在手术后早期(24h内)胃管引流液呈暗红色,后逐渐变为褐色或无色,若在术后早期胃管引流出鲜血,则表明有上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吻合口出血,此时应准确记录引流量,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本组病例中有1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第7d),该病例在术后第1d引流暗红色胃液155ml,第2~3d分别引流出暗褐色胃液120ml和100ml,第4天引流量(20ml)较前明显减少,仍呈暗褐色,第5天和第6天
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未引流出胃液,并且患者自觉腹痛较术后有所加重,第7天,经检查发现为吻合口瘘。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引流管的护理当中没有较大的差异,在护理工作中均需详细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引流量以及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引流管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打折、引流管受压或引流管脱落,在护理中应当注意观察引流管的细节,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充分的解释,在医护人员不在的情况下应当注意不要使引流管受到腹带、身体、被褥等物品的压迫,保持引流管的通常。有报道称[7]使用引流管固定带可以很好地预防引流管的脱落、打折等情况,使用泡沫敷料包扎可有效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增加舒适度[8]。本组病例采用泡沫敷料包扎引流管处伤口,同时用橡皮膏自制固定带固定引流管,本组病例未发生皮肤不良反应及引流管脱落。另外,在更换引流袋时应当注意严格无菌,腹腔引流管与腹腔相通,一旦污染,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有报道认为采用喷雾式的消毒方法,可以更好的对引流管进行消毒[9]。本组病例中使用了酒精喷雾剂对引流管露出皮肤外的10cm部分进行喷雾消毒,无一例发生引流管处伤口感染情况。 2.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的特殊护理
,我们在护理过程中也发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药的使用较开腹手术为少。腹痛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必须特别注意的症状,应当注意寻找疼痛产生的原因,及时发现问题。腹腔镜手术本身引起的疼痛往往持续时间不长,在术后1~3d内可自行缓解;由于十二指肠残端瘘、吻合口瘘、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疼痛程度较重,
4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并有蔓延趋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注意及时将异常情况详细准确地报告给临床医师,进行鉴别和处理。本组中的吻合口瘘病例,在术后第三天,腹痛仍未完全消失,并在第五天诉腹痛较前加重,及时报告医师后,行相关检查发现为吻合口瘘。
,但仍有部分患者向护理人员陈述腹胀。除外手术原因,缺少食物刺激、镇痛泵的使用和长期卧床也是发生腹胀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回复,从而减轻腹胀的症状。腹腔镜术后全麻清醒后即可在床上活动,第3~4d可在床边活动或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离床活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3~5d如无较重腹胀,可考虑拔除胃管,拔除胃管后即可少量饮水,然后少量流质饮食、全量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食;饮食要遵循规律、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食物以低渣、温和、易消化;避免过甜、过咸、过浓。另一方面,肠梗阻、胃瘫是胃癌根治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会产生持久、严重和难以缓解的腹胀[11],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向临床医师汇报,细心处理。
,术后常会出现咳嗽、咳痰。对于老年患者及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应当注意术后的咳嗽和咳痰症状,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避免痰液长时间的在肺内停留造成坠积性肺炎。在日常护理当中,可翻身拍背,协助患者排痰,必要时雾化吸入,及早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腹腔镜胃癌术后的临床护理,有着许多不同于开腹手术的特点,需要护士在工作中密切观察,细心护理,良好、细致和耐
5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心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快速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佩武.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原则与评价[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9(1):1-5.
[2]张红艳,赵黎丽,王俊晖.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对全麻患者呼吸及循环的影响[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7,12(5):441-442.
[3]龚昭,张本福,周程,等.腹腔镜手术出现高碳酸血症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2):128.
[4]金菊香,楼飞刚.腹腔镜手术中高碳酸血症的观察及处理[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 2005,2(7):66.
[5]许丽丽,杨甲梅,谢峰.快速康复外科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3B):30-31.
[6]姜敏,谢海英,张绍庚,等.手助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15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23-24.
[7]金红妍.各种引流管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624.
[8]刘娜,曹珊,师兰香,等.泡沫辅料在腹腔引流管周围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9):2481-2482.
[9]李忠.改进引流管的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249.
[10]孙春雷,陈平康,曹华祥,等.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对比[J].江苏医药,2009,35(2):239-240.
6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1]吕铁升,朱小林,赵中华,等.胃癌术后胃瘫的诊治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9,17(3):507-508.
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