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丑小鸭》教学反思

来源:汇智旅游网
《丑小鸭》教学反思——让学生说话,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与学生心灵沟通

《丑小鸭》教学反思

让学生说话,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与学生心灵沟通

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丑小鸭》,处处受到排挤、嘲弄、打击,但他始终不屈的奋斗,终于变成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丑小鸭的这种不满足于现状,不怕打击,不怕辛苦,不正是我们当今大部分青少年所缺少的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直白的告诉学生怎么做,我想这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好时机。

我假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丑小鸭本是一只天鹅蛋却生在了鸭群里,那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白天鹅吗?大部分学生都说会的,因为丑小鸭不怕困难,坚持、不放弃,有的甚至拿辅导书照着念。我觉得他们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到,不是发自真心的感悟,那这节课的目标还没达到。我再问:“你们确定吗”?学生被我这一问有点犹豫了,开始重新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了,我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要认真、真实的说出内心的感受。这时班里有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大声说:“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白天鹅,因为它本是一只天鹅蛋,不是鸡蛋鸭蛋,不管经历如何,长大了就是天鹅,不可能变成一只鸡或鸭”。这引起全班同学的笑声。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并让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其中有个同学反驳说:“那可不一定,丑小鸭会永远在鸭群里生活,不会飞,自暴自弃。也许会活的很悲惨而死去”。

这些情况反映了学生们最真实的想法,我发现了学生们的心声,这正是我想要的。我说:“现实生活中也有想丑小鸭一样生活的人们,他们生活的很悲惨,受侮辱、受排斥、受嘲笑。请同学们安静30秒想象一下,并谈谈这节课受到的启发”。

最后,在黑板上写上:不抛弃、不放弃,并对这节课进行小结。

我觉得这节课学生们受到了启发,我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知道:让学生“说话”,才能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与学生心灵沟通,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掌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