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来源:汇智旅游网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不久前,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针对美国政府和社会在能源和气候变化上的态度大声疾呼:\"美国的生存正处于危险之中,更有甚者,人类文明的未来正面临着危险。\"戈尔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美国在能源、环境和气候安全方面的尴尬境地--从中国借钱购买波斯湾的石油,燃烧石油的过程中破坏地球。实际上也是大多数国家的困境:高昂的油价,过度的排放,脆弱的经济,紧张的国家关系。戈尔为美国制定的方案是\"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并\"要求国家致力于在10年内实现电力100%来自可再生能源和真正清洁的无碳能源\"。也许这一方案并不适合所有国家,但戈尔\"这需要彻底地改变的理念和勇气\"值得世界各国学习和借鉴。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安全挑战的必由之路,但低碳之路并不平坦,还有很多人对依赖化石燃料抱有幻想,并对气候变化的事实表示怀疑。许多政治家在选票的\"诱惑\"和\"威慑\"之下随波逐流,没有承担起应当承担的责任。这些政治家并不缺乏敏锐的战略眼光,只是缺乏勇气!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这种理念不能排斥发展和产出最大化,也不排斥长期经济增长。

从内涵看,低碳经济模式适合中国具体国情,兼顾了\"低碳\"和\"经济\":中国既需要摆脱对碳基燃料的过分依赖,减轻高油价的压力,实现经济转型,又需要保持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从现实利益看,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查塔姆研究所(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一篇题为《气候变化:中国与欧洲能源和气候安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注重发展和采用先进的气候技术,与中国致力于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其地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问题在于,我们需要立即行动。因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等待的时间越长,减排的成本就越高。如果将减排的开始年度从2010年推迟至2020年,全球每年所需的减排量将增加一倍。中国应当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审视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全球新的经济转型中发挥\"领导者\"的作用。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实现绿色发展,建立低碳社会和和谐社会,并为建设和谐世界作贡献。当然,是否承诺是一回事,怎样承诺、承诺多少又是一回事。任何国家,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如果不积极主动地加入全球减排行列,将意味着选择一场公共资源战争,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黑色战争。 (选自《科学时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应对能源、环境和安全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 模式。

B.低碳经济意味着经济发展就是要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 转型。 C.低碳经济同时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D.低碳经济不能排斥发展和产出最大化,也不排斥长期经济增长。 2.下列说法中对原文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戈尔分析说:美国目前处境尴尬,生存面临危险,这也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共同问题。

B.戈尔提出一个可以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困境的方案,即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并要求各国致力于在10年内实现电力100%来自可再生能源和真正清洁的无碳能源。

C.尽管已有很多人认识到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仍困境丛 生,还有很多人对依赖化石燃料抱有幻想,并对气候变化的事实表示怀疑。

D.政治家们没能承担应有的责任主要是因为目光短浅,片面迎合大众发展经济的要求。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实现低碳经济,势必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经济可能出现负增长,从而挫伤人们环保的信心。

B.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长时间的等待,换来的代价将更大--减排量增加,国际关系更为紧张。

C.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国内绿色发展,建立一个低碳社会和和谐社会,是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路。

D.在全球新的经济转型时期,无论是从现实利益角度看还是从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发 展低碳经济都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①喜,字之曰\"鼎石\"。惠帝②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③大喜,军中皆欢呼。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阅月,卒固守不能下。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

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

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 (节选自《明史o列传第三十》) 〔注〕:①太祖:明太祖朱元璋。 ②惠帝:朱元璋之孙,朱元璋死后即位,建文是其年号。③燕王:朱元璋第四子,推翻惠帝即位,即明成祖朱棣。④磔,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尝谳疑狱,立白 狱:案件 B.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 部:部队,部下 C.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 缀:追击 D.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屯:驻扎

5.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铁铉\"多智善战\"和\"忠君\"特点的一组是 ( ) A.①愤甚,百计进攻 ② 铉督饷无乏

B.①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 ②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 C.①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 ②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

D.①又遣千人出城诈降 ② 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兵败后,各守城部队都望风而溃,只有铁铉与参军高巍从临邑到济南同盛庸、宋参军等人一起誓死以守。

B.盛庸率军在东昌大败燕军,斩杀了燕军大将张玉,取得了抗击燕军以来的重大胜利,从此燕军南下不敢再取道山东。

C.由于铁铉机智灵敏善决疑狱,太祖朱元璋赐字\"鼎石\",又封他为山东参政,足以看出

朱元璋对他的器重。

D.朱棣攻济南时,筑堤挡水,引河水灌城。铁铉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但可惜计划失败,引发了燕军更加疯狂的攻势。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5分)

译文: (2)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8.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 9.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作一赏析,写一段鉴赏文字。(不超过80字)(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 (《诗经》)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3) 重湖叠巘清嘉,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柳永《望海潮》)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将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思念是人生的彩虹

从维熙

思念是一种享受。比如,在冬日里思念起小花萌芽的早春,在春日里思念起十月的枫红,闷热如煮的夏日里,忆起冬日飞舞的雪片,或是在冰河封冻的严冬,记起百花争艳的盛夏,都会给人的精神带来一丝慰藉。如果把春夏秋冬比作人生四季,那么思念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

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无所不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可以载人登上月球,一台笔记本电脑,任你访问世界的名山大川,天与地之间距离浓缩到方寸之间,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但是将其放在感情的天平上去衡量,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不久前,孩子从美国打来电话说:\"您在电脑上安上一个出像设备,我们通电话时,就可以面对面地看见彼此的形影了。\"我说:\"别,还是让我留下点想象和思念的空间吧!\"之所以这么回答儿孙,因为我不想让电子波光破坏了思念的情怀。如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儿孙们的图像,那固然有瞬间面对面的快乐,但是思念与想象之苦与乐,便会随之化为泡影。人类生活--包括亲情在内,是需要一点距离感的。假如没有了这种距离,感情的天平永远在平衡点上,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更有甚者,会使感情霉变而生菌,继而发生病变。何况,我刚从美国探亲回来不久,儿孙们的音容笑貌,还鲜亮地活在我的记忆库存之中呢! 古代诗词中的\"长相思\",来自于\"久别离\"。台湾余光中老先生的一首《乡愁》,所以那么撕裂肝肠,就是因为\"久别离\"而后孕生出来的\"长相思\"。当然作为民族统一大业来讲,除非\"台独\"陈水扁,没有人会希望民族长期分割;但是这种《乡愁》点燃起的思念之火,将是海峡上架起飞虹的力量。不是么?民族情愫如此,亲情与爱情的真蒂又何尝不是如此?中国民谚中的\"久别胜新婚\",不就是对思念的最好诠注吗!常常见到一些时尚中的小儿小女,像蜜蜂巢居般形影不离,殊不知没有空间没有思念、没有彼此守望的情感田园,感情田园中的绿茵会褪色的。没有精神空间的人生厮守,久而久之是会变质变味的--虽然伊人仍旧,但实质上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了。

古人说的\"大爱无形\"与\"挚爱无声\",不是空对空的坐而论道,而是实对实的感情界定。记得,1998年中国作家出访宝岛台湾时,王安忆在回答读者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的提问时说,\"我向往古典。\"此话一出,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声。之所以如此,在于时尚中人,太少了曲径通幽之美,什么都像阿拉伯数字中的\"1\"那么快捷,但却没有了九曲通幽之享受。人类感情世界的精神数码有含金量,是难以跟随手指在电脑键盘上的动作而翩翩起舞的。凡是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灵魂的泼皮游戏。如果将此延伸至文化领域,快捷的\"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之风,都意味着将中华含蓄而深邃的文化,引向\"肥皂剧\"那般的精神墓场。

当然,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许多多前人无法想象的方便,因而我们常为生在这个世纪而庆幸。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一直到笔记本电脑和无所不能的手机,给了我们生活\"直达车\"的快捷,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越是飞船上天,人们越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因为太多的方便和直达,致使将真情的思念与肝肠寸断的牵挂,化为宇宙间之乌有。看看春运时人头攒动的车站吧,那是思念井喷的绝妙

写照,如果人间死了这种思念,还会有这种情致的画面吗?

保留一点思念与想象的空间吧!那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所独有的精神彩虹。 ⑴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文章开头,作者通过对四季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美好景物的\"思念\"\",体悟到思念是一种享受。

B.第2段中\"撕裂\"一词,在文中有\"终止\"、\"割断\"之意,形象地写出现代科技给人类想象力带来的破坏。

C.作者不愿意安装电脑出像设备,是担心一旦关上电脑,仍然会陷入思念的痛苦中而难以自拔。 D.《乡愁》的动人魅力正来自于\"久别离\"孕育出的\"长相思\",启示读者\"思念\"必须以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为前提。

E.全文以\"思念\"起,以\"思念\"终,其旨并不在对思念的感叹上,而是着力于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生活的反思。

⑵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① 如何理解第1段中\"思念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

答: ②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凡是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灵魂的泼皮游戏。 答: ⑶ 从全文看,第5段中写王安忆访台一事有何作用?(6分)

答: ⑷ 你是否赞同作者对\"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之风的看法?为什么,请加以说明。(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季羡林是一个坚定的忠诚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说:\"平生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求学清华时,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到农村去宣传抗日爱国。赴德留学,\"是为了爱国\",就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岁月里,虽然忍饥挨饿,仍然发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鲁文、巴利文,研读梵语佛教经典。当他的博士考试门门得优,毕业论文胜利通过时,他的感受是:\"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

季羡林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后,就把爱国精神化成报效祖国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他不断地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忘我地献身学术研究以实践爱国报国的志愿。他在归国3年里写了40多篇文章,有13篇学术论文而自觉满意;他又为上世纪50年代前5年\"我的学术研究成果竟是一个零\"而自责,感到愧疚。正是基于学术报国的意志,他在\"文革\"后期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他每天提心吊胆地进行着:先把原诗译成白话散文,然后反复推敲修改成四行一韵的诗句,历经5个寒暑,终于把长达8万行的《罗摩衍那》译成中文,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丰碑。

穿越\"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最野蛮,最残暴,最愚昧,最荒谬的\"(季老语)\"文革\"岁月,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季老心舒气爽,激情焕发,大展才华,辛勤著述,在学术上接连丰收,硕果累累,\"在量和质两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以前的四五十年\"。他的晚年出版了11部学术

著作,撰写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东西文化交流、梵语与佛教史研究等十多个学术领域和层面上取得辉煌成就,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为其作传者写道:\"季羡林是一个执着的爱国者,他一生都盼望祖国繁荣富强。\"

他对恩师们:德国的瓦尔德施米特教授、西克教授,陈寅恪、胡适、汤用彤等教授前辈的由衷钦敬和缅怀,永生不忘师长的教诲与知遇之恩的无限深情。季羡林留学德国时,同一位金发碧眼、姿容美丽的德国姑娘伊姆加德的深切恋情。他们并肩散步,笑语温馨。但是,季羡林想到远在祖国的妻子儿女,经过痛苦的内心冲突作出抉择:为着不伤害别人,只好克服自己,\"让正在燃烧的爱情之火熄灭\"。然而,直到耄耋之年,季老还在深深地追思忆念这位异国恋人。

季老说过,自己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然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实季老正是这样的品德崇高、个性坚毅的人。

季老是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但是绝没有半点架子和派头。他的性格平和、宽厚、朴实。季羡林的不寻常之处恰恰就在于他的\"平常\"。他衣着朴素,总是穿着一身洗旧了的卡其布中山装,以致来报到的新生误认他是老校工,让他代为照看行李。他安详恬静,从不疾言厉色,\"表面上严肃得有点让人敬畏,内心却是滚烫的\"。他总是以平和博爱的胸怀,真诚丰富的感情待人对物。他喜爱动物花草,甚至\"经常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惹起万斛闲愁\"。他宽容和谅解了\"文革\"中痛打和折磨过自己的人,不记仇,不报复,而且自我反思道:在当时那种气氛中,每个人都\"异化\"为\"非人\",自己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还相信\"文革\"的正确性,\"焉敢苛求于别人呢?\"他这种\"洞明世事,反求诸躬\"的高尚品格,赢得了众人的钦敬。

季老一生的心思只在学问上,执着地追求学术创新。在学术园地里,他埋头苦干,辛勤耕耘,总是每天清早4点起床,伏案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上世纪90年代里,在3位亲人接连病逝,自己疾病缠身的夹击下,发愤著作,完成了《糖史》等3部开创性的文化巨著,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文章略有删节)

⑴ 下列对人物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季羡林先生是位坚定忠诚的爱国者,求学清华时,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抗日的请愿行列,到农村宣传抗日,留学德国时,发奋学习多种文字,以优异成绩告慰祖国。

B.回国后勤奋治学,著述颇丰;即使在\"文革\"期间,还偷偷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在新时期,大展才华,辛勤著述,学术上获得辉煌成绩,为祖国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 C.季羡林先生尊敬师长,忠于爱情,对异国恋人一往情深。

D.季羡林先生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在\"文革\"中遭到痛打和折磨,在那个人被\"异化\"为\"非人\"的时代,自己都相信\"文革\"的正确性,因此他认为当时加害于他的人的做法也是正确的。 E.季先生在学术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即使在亲人病逝、自己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发奋著述,为中外文化交流,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⑵ 为季先生作传的作者写道:\"季羡林是一个执着的爱国者,他一生都盼望着祖国繁荣富强。

\"结合传记有关文段,请你分条列出季先生\"执着\"爱国的表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人物传记在写法上有\"传\"有\"评\",请你用概括性语言分析评价本文是如何处理\"传\"与\"评\"的关系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季老是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他的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请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我们应该向季老学些什么。(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阑珊 咳嗽(sou) 绊脚石 夸夸其谈 B.恶劣(luè) 蜇伏 撒手锏 祸起萧墙 C.弊端 夜宵 亲家母(qìn) 一切就序 D.漫延 憎恶(zēng) 一炷香 礼上往来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正好火中取栗。

B.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C.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D.很多隐士把归隐当作终南捷径,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渊明,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B.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时表示,美国只有认真地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地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不再重蹈覆辙。

C.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继纺织品和鞋类之后,普通话已成为又一种中国广受欢迎的\"出口商品\"。在世界各地,教授汉语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 D.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图书馆因经费不足,订阅报纸杂志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很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16.把下列语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四座门墩造型别致,皆呈直角三角形模样。那条直角边中的短边, 给长边以坚强的支撑。门墩左右相挽前后相连,组成一座内蕴民族风格,外现时代风采的庞然门洞,巍然竖于世人面前。

①笔直地指向天空 ②牢牢地扎进土地 ③那条长边则如利剑 ④而那条略带浅浅弧度的斜边 ⑤稳稳地固定短边 答:

17.下面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解释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

轴表示学习中记忆的数量(百分数),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1)图中揭示的遗忘规律是 (3分)(不超过20字)

(2)针对这一规律,正确的应对措施是 。(2分)

18.用\"原始宗教观念\"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3分)

谎言是毫无事实根据的,它与原始宗教观念不同,原始宗教观念虽然是虚幻的,但却是原始人自然知识不足的表现。

答:原始宗教观念 六、写作(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盛夏时节,一棵高大的蒿子对身旁的幼树说:\"看你那么矮小,什么时候才能长到我这么高?\"小树默不作声。

第二个夏天来到了。蒿子对身旁的小树说:\"你还是没我高!\"小树还是默不作声。

第三年的夏天,蒿子对身边的小树嚷道:\"是你吗?真没天理,你怎么会比我高呢?\"小树不慌不忙地说:\"我一定会比你高的,因为你每年都是从零高度重新开始长,而我总是在上一年高度的基础上向上长。\"

要求准确理解材料,确定一个角度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1-3题 每小题3分) 1.B(不是绝对的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

2.C(A\"所有国家\"错。B该方案不能解决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困境,同时这是戈尔针对美国的问题提出的方案。D政治家并不缺少眼光,缺的是勇气。) 3.(低碳经济,A兼顾的是低碳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及可持续性,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 度。) 二、文言文阅读(4-6题 每题3分 共6分)

4.B, \"部\"在句中为统领,指挥。 5.C(A.第一句属燕王之事;B.第二句非铁铉之事;D.第二句主要说明惠帝对铁铉的表彰。) 6.C(赐字\"鼎石\",与封铁铉为山东参政不是同时发生的事情,且封他为山东参政也不是太祖在位时发生的事。) 7.(1)译文:所以趁着大败李景隆的锐气,竭尽全力攻打,希望一定能攻打下来,却竟然被铁铉等人挫败。(5分,\"乘\"\"期\"\"拔\"\"为......所\"各1分,大意对1分。)(2)译文:燕王登上皇位后,将铁铉抓至京城。铁铉背对着燕王坐在朝堂上大骂。燕王让他回头,他始终不回头,最后就在闹市上被磔裂而死。(\"执\"\" 反背\"\" 回顾\" \"遂磔于市\"句式,大意对1分。) 译文:

铁铉,邓州人。洪武年中,由国子生被选授予礼部给事中一职,后调任都督府断事。曾经审判疑难案件,案情立即清楚。太祖很喜欢他,赐给他字为\"鼎石\"。惠帝建文初年,任山东参政。李景隆北伐燕王之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在白沟河打了败仗,单枪匹马逃到德州,守城部队都望风而逃。铁铉与参军高巍感慨涕泣,从临邑赶到(奔向)济南,和盛庸、宋参军等人誓死守城。燕王的军队攻打德州,李景隆跑去投靠铁铉。德州被攻陷后,燕军收缴了城中储存的上百万财物,势力更加强大。燕军接着攻打济南,景隆又被打败,向南逃跑。铁铉与盛庸等人登上城墙抵抗敌人。燕兵筑堤引水灌入济南城,又布下长长的包围圈,昼夜不停地攻击。铁铉用计焚烧了燕兵攻城的器械,并不时地出兵攻击。又派遣一千人出城诈降,燕王非常高兴,军中士兵都欢呼。铁铉在城墙上埋伏下精兵,等燕王进城后,就放下铁闸攻击他。又另外设下伏兵和断桥之计。不久发生了意外,燕王还没有进城铁闸就突然落了下来。燕王大惊而逃,伏兵出击,而桥在仓促之间也没有断裂,燕王策马逃走。燕王很愤怒,千方百计进攻济南。一共经过三个月,始终因为铁铉牢固的守卫不能攻下(济南)。在这时,平安将军率军二十万,将要收复德州,来断绝燕军的粮道。燕王害怕了,于是撤兵回到北方。高考资源网

燕王从发兵以来,攻打真定两天没有攻下来,就马上放弃离开。唯独认为得到济南,就可以截断南北相通的道路,就可以在此划定疆界驻守,金陵也就不难图谋了。所以趁着大破李景隆的锐气,竭尽全力攻打,希望一定能攻打下来,却竟然被铁铉等人挫败。惠文帝听说后很高兴,派官员慰问犒劳,赐给铁铉金币,分封了他的三代后人。铁铉入京谢恩,皇上赐他宴饮。凡是铁铉的建议惠文帝都予以采纳。后又提拔他为山东布政使。不久又升职为兵部尚书。惠文帝让盛庸代替李景隆做平燕将军,命令铁铉参与军务。这年冬天,盛庸在东昌大败燕王,斩杀了他的大将张玉。燕王逃回北平。从燕兵进犯开始,在中原南北每天都要挑起战事,但是惠帝的军队取得的大捷,没有像东昌之战那样重大。从此燕兵南下进军经由徐州、沛县,不敢再取道山东。

等到燕兵渐渐逼近时,皇上命令辽东总兵官杨文率领他所指挥的十万大军与铁铉会合,断绝燕军的后路。杨文的军队到了直沽,被燕将宋贵等人打败,没有一支抵达济南的军队。四年四月,燕军向南追击惠帝的军队到了小河,铁铉与诸将不时取得胜利。连续交战直到灵璧,平安将军的军队被击溃,平安被捕。不久盛庸也打了败仗。燕军渡过长江,铁铉在淮河边上驻兵,军队也被击败。

燕王登上皇位后,将铁铉抓至京城。铁铉背对着燕王坐在朝堂上大骂。燕王让他回头,他始终不回头,最后就在闹市上被磔裂而死。死时年仅三十七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可从颔联得到答案);年华渐老、感时伤逝(可从尾联得到答案)。(5分,每点2分,表达1分) 9.作者见景生情,(1分)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此勾起乡\"念\";(2分)由夕阳落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想到自己年华老去,生出无限伤感。

(2分)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1分) 10.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⑴ C E(共5分,只答对一项得2分。C项,作者不愿安装出像设备,是因为作者认为\"感情的天平永远在平衡点上,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E项,不仅有对思念的感叹,更有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生活的反思。)

⑵ ①对未来、对亲人的想念发同雨后彩虹一般令人产生美感,在人生历程中给人以精神上的希望和慰藉。(共3分,\"彩虹美丽\"、\"精神上的希望和慰藉\"、语言表述各1分) ②一种流于表面的装饰。(1分)浅薄之徒对待感情不认真不严肃的行为。(2分) ⑶ 王安忆访台一事,表现出作者崇尚含蓄而深邃的古典之美,自然引出下文对当今人类感情的议论,为深化主题奠定基础。(\"崇尚含蓄而深邃的古典之美\"2分,\"自然引出下文对当今人类感情的议论\"2分,\"为深化主题奠定基础\"2分)

⑷ 示例一:持赞成态度,\"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让人用简单的方式表达感情。现代科技虽然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生活方式,却使人失去精神空间,久而久之,感情成在一种游戏,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含蓄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示例二:持反对态度,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多前人无法想象的方便,让我们表达感情更加便利。生活载体只是一种形式,它的飞跃进步,无法取代人间感情,更不必担心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共8分,态度鲜明1分,从文章出发谈理由,自圆其说6分,语言通顺1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⑴ C(\"对异国恋人一往情深\"以偏概全,文中写\"在痛苦中抉择......克服了自己......\")、D(\"做法也是正确的\"错,季老的意思是,他们的行为\"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5分) ⑵ ①求学中:求学清华时,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抗日的请愿行列,到农村宣传抗日,留学德国时,发奋学习多种文字,以优异成绩告慰祖国。

②治学翻译上:回国到北大工作,不断开创学术研究新领域新课题,忘我地献身于学术研究,用学术报国。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在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东西文化交流、梵语与佛教史研究等十多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6分)

⑶ 文章的前七段是\"传\",主要从爱国、做事、做人、等方面选取求学时期、归国之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具体事例进行叙写,突出人物的精神人格和学术成就。第八段是\"评\",从总体上评价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学术成就。(6分)

⑷执着的爱国精神;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宽容博爱的待人胸怀;真诚做人认真做事的品德;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每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

13.1.A( B蜇伏 --蛰伏 恶劣(luè)--恶劣(liè) C亲家母(qìn)--亲家母(qìng) 一切就序 --一切就绪 D礼上往来--礼尚往来)

14.(3分) D(A、\"火中取栗\"出自一个寓言故事:猴子和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 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火烧掉,栗子却被猴子吃了。比 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原句是讲商家降价,消费者得到实惠的,这个词 当然不恰当。B、东山再起,泛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C口传心 授:指师傅对徒弟口头传授技艺,不表示读和想。D项\"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15. D (A项:歧义,\"许多学校老师\"许多既可以修饰学校,也可以修饰老师;B项:\"避

免\"与\"不再\"重复;C项:语序不当,应将表示领属的定语\"中国\"放在表示数量的定语 \"又一种\"之前)

16. ②③①④⑤(全对得3分,错1处不得分)

17.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3分) ;及时复习,及时反复(2分)

18.原始宗教观念是虚幻的,它不同于毫无事实根据的谎言,它是原始人自然知识不足的表现。(每句1分) www.ks5u.com

网络支持: http://www.Lxhome.Net 1

濂溪家园-语文资源网 (http://www.lxhome.net)免费提供各种语文课件、教案、试卷、资料下载

客服QQ:974989861 6240158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