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肌挫伤14例诊治体会

来源:汇智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医药2o"oG年第 1 6卷第29期 导管的位置,经触摸气谴i一 和支气管旎轮查征f!『J满意亭}』J{ 显高于经验定位法 本方法具有两 ,、优点:一是指征明确,可 输液过;it 营养心肌药物可采片j静滴极化液、门冬氨酸钾镁或 果糖二 磷酸钠,有慨心排时可选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或 多巴酚丁胺)持续泵人,有心律失常时可选用利多卡因静滴或 心律平口服等。 以清楚地感觉到导管向气管内的移动,可及时发现导管滑出 声门进入食管等问题;二是操作简单、可事先结合患者身高确 定进入深度。但肥胖者可能因触摸不清而难以应用。 心肌挫伤14例诊治体会 厉向玲,孙纯祥,张波 (沂源县人民医院,山东淄博256100) 2000年6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心肌挫伤(MC)患 者14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4例MC患者,男9例,女5N;年龄11~63 岁,平均37.5岁。主要为车祸伤及坠落伤。均为闭合性损伤。血 气胸8例。肺挫伤6例;伴有多发伤5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腹腔 脏器损伤2例)。肋骨骨折1 2例(多发性骨折2例),锁骨骨折2 例。均行心电图(ECG)、胸部X线片、心肌酶谱、彩色超声检 查。8例行肌钙蛋白(cTn)检查均示异常,11 d后恢复正常。 ECG示ST—T改变(对称性高尖T波、T波低平或倒置、ST 段上抬等);9例心律失常(主要为频发室性早搏)。胸片检查2 例有心脏扩大。患者人院24 h内CK和CK—MB均有不同程 度升高,5 d后恢复正常。心脏彩超检查示室壁运动异常,其 中右室挫伤6例.左室挫伤4例,双室挫伤1例。另3例未行心脏 彩超检查。均予抗生素防感染、吸氧、心电监护、控制心律失 常,辅以营养心肌药物。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胸带和胶布固定或 加压包扎固定。8例血气胸者中7例行闭式引流.其他合并症予 相应处理。2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行气管切开机械通 气。结果除1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人院后第3天死亡外。余 均治愈(ECG检查恢复正常;心脏彩超检查心功能正常。心脏 大小恢复正常)。 讨论:MC的发生机制为心前区受暴力作用后心脏发生 扭转,爆震挤压致大量血液涌人心脏,腔内压力剧增导致心肌 撕裂、出血、水肿和坏死等。MC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易 被合并伤掩盖,漏诊率较高。我们体会,对胸部钝性伤患者均 应考虑MC.尤其合并肋骨骨折。出现胸痛、心律失常等时。应 高度警惕,及时行ECG、胸部X线片、心脏超声、心肌酶谱及 cTn等检查。MC最常见的ECG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和ST— T改变。早期部分患者ECG可正常(本组5例)。心脏超声发现 室壁运动异常有助于诊断。在MC的早期诊断中,心肌酶谱检 查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心肌酶CK和CK—MB可作为参考指 标,本组14例人院后检查均为异常。cTn是心肌特有的抗原, 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最敏感和最特异的指标。其值升高有助 于MC诊断及心肌损伤与骨骼肌损伤的鉴别。 目前MC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综合性治疗,确诊后应行 心电监护,监测心肌酶变化,适当止痛,卧床休息,吸氧,避免 84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6O例加用 白蛋白效果观察 魏景亮,李德正,夏坤刚 (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寿光262700) 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6O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蛋白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 如下。 资料与方法:12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男72例,女48 例;年龄(62土5、5)岁。其诊断完全符合我国制订的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慢阻肺)的诊断标准。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各6O例。两组均给予氧疗、平喘化痰、抗感染及对症 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注血浆白蛋白1O g,1次/48 h,连续3次。治疗8~10 d(共用白蛋白art)为一疗 程。两组结果用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①观察组输入白蛋白24 h后症状(咳嗽、咳痰、喘 憋)减轻或缓解52例;颈静脉充盈、肝脏淤血、下肢水肿消退44 例;PaO2>60 mmHg、PaCO2%50 mmHg者共51例;对照组分 别为22、24、26例。两组比较,P均<O.05。②观察组用白蛋白3 d后症状缓解、能平卧入睡者56例;右心功能不全等基本消失 者48例;PaO z>60 mmHg、PaCOz<50 mmHg共56例。对照组 分别为33、32、32例。两组比较。P均<0.05。③治疗8~10 d。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52例,死亡3例,住院(8.8土1.6)d,治疗 后1 a内复发(2.6±1.2)次;对照组分别为36、12例(12.4土 2.2)d.(5.8土1.6)次。两组比较,P均<0.05。 讨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常伴有I型呼吸衰竭 由于 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各器官功能减退,消化功能减弱。饮食 欠佳,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呼吸肌群萎缩;同时因CO: 潴留引起脑血管扩张而导致脑水肿。缺氧、低蛋白血症、CO: 潴留均可加重脑水肿。加之呼吸肌疲劳无力,使呼吸衰竭进一 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对肺心病患者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 疗可以改善呼吸功能。缓解临床症状。血浆白蛋白有增加血容 量、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能纠正缺氧、长期营养不良 引起的低蛋白血症。血浆渗透压的提高后既可改善体液外渗; 又可增中肾动脉血流,使尿量明显增加,体循环淤血减轻,脑 水肿减轻。呼吸肌疲劳得以改善,使呼吸肌有力,血氧分压上 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我们体会,对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白蛋白可提高 治疗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