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设工程计价原理重点真题习题答案解析6

来源:汇智旅游网
第二章 建设工程计价原理、方法及计价依据(6)

四、确定机具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机械1h纯工作效率: ■循环动作机械

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循环各组成部分正常延续时间)-交叠时间

■连续动作机械

连续动作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 【计算思路】 ■一次循环时间 ■1小时循环次数

■1小时产量(次数×每次产量) ■台班产量(1小时产量×纯工作时间)

【例2.3.5】某工程现场采用出料容量500L的混凝土搅拌机,每一次循环中,装料、搅拌、卸料、中断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min、3min、1min、1min,机械时间利用系数为0.9,求该机械的台班产量定额。 【提示】时间单位都转换为小时“h”

解:该搅拌机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1+3+1+1=6分钟=0.1h 该搅拌机纯工作1h循环次数=10(次)

该搅拌机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10×500=5000L=5(m3) 该搅拌机台班产量定额=5×8×0.9=36(m/台班)

【温馨提示】考试答题时,注意题目问的是产量定额还是时间定额,如果是时间定额,还应该计算产量定额的倒数。

【2018年·单选】某砼输送泵每小时纯工作状态可输送砼25m3,泵的时间利用系数为0.75,则该砼输送泵的产量定额为( )。 A.150m3/台班

3

B.0.67台班/100m3 C.200m3/台班 D.0.50台班/100m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机具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产量定额

=25×0.75×8=150(m3/台班)。

【2017年·单选】确定施工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前需计算机械时间利用系数,其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机械时间利用系数=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工作班纯工作时间 B.机械时间利用系数=1/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C.机械时间利用系数=机械在一个工作班内纯工作时间/一个工作班延续时间(8h)

D.机械时间利用系数=一个工作班延续时间(8h)/机械在一个工作班内纯工作时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机具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机械时间

利用系数=机械在一个工作班内纯工作时间/一个工作班延续时间(8h)。

【2016·单选】某出料容量750L的砂浆搅拌机,每一次循环工作中,运料、装料、搅拌、卸料、中断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50s、40s、250s、50s、40s,运料和其他时间的交叠时间为50s,机械利用系数为0.8。该机械的台班产量定额为( )m3/台班。 A.29.79 B.32.60 C.36.00 D.39.2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机具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一次循环

的正常延续时间=150+40+250+50+40-50=480s; 每一小时循环次数=3600/480=7.5(次) 1h正常生产率=7.5×750=5.625(m3); 产量定额=5.625×8×0.8=36.00(m3/台班)

【2015年·单选】某出料容量750L的混凝土搅拌机,每循环一次的正常延续时间为9分钟,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9。按8小时工作制考虑,该机械的台班产量定额为( )。 A.36m3/台班 B.40m3/台班 C.0.28台班/m3 D.0.25台班/m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机具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正常延续时间为9min=0.15h;

该搅拌机纯工作1h循环次数=1/0.15=6.67次;

该搅拌机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6.67×750=5002.5L=5.0025m3;该机械的台班产量定额=5.0025×8×0.9=36.02m3

【2019年·单选】下列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应计入定额消耗量的有( )。

A.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B.施工本身原因造成的工人停工时间 C.措施性材料的合理消耗量 D.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 E.低负荷下的机械工作时间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 B,属于工人工作的损失时间;选项E,属于机械工作的

损失时间。

本节小结

1.工作时间的分类

工人工作时间(有效工作时间)、机器工作时间;关注举例 2.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会计算定额时间) 3.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四种方法适用;损耗量=净用量×损耗率 4.确定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掌握台班产量定额的计算:一次循环时间、1小时循环次数、1小时产量、台班产量。

第四节 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和施工机具台班单价的确定

【知识点链接】

工料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 式中:人工费=∑(人工工日数量×人工单价)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工程设备费

施工机具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仪器仪表台班消耗量×仪器仪表台班单价)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知识点 单 多 单 多 单 多 单 多 单 多 单 多 单 多 单 多 人工日工资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1 1 1 1 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1 1 2 1 1 1 1 2 1 1 施工机具台班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一、人工日工资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1 1 1 1 1 1 1 1 1 1 1 (一)人工日工资单价组成内容

(二)人工日工资单价确定方法 (1)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

(2)日工资单价的计算

(3)日工资单价的管理

虽然施工企业投标报价时可以自主确定人工费,但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因此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确定日工资单价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通过市场调查并参考实物的工程量人工单价综合分析确定。

最低工资单价不得低于工程所在地所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的:普工1.3倍、一般技工2倍、高级技工3倍。 (三)影响人工日工资单价的因素

(1)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2)生活消费指数。决定于物价的变动,尤其决定于生活消费品物价的变动。

(3)人工日工资单价的组成内容。44号文中删除了职工福利费和劳动保护费。

(4)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

(5)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

【2018年、2015年·多选】根据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规定,下列费用项目已包括在人工日工资单价内的有( )。 A.节约奖 B.流动施工津贴 C.高温作业临时津贴 D.劳动保护费 E.探亲假期间工资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日工资单价组成内容。人工日工资单价由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组成。奖金如节约奖、劳动竞赛奖等。津贴补贴如流动施工津贴、特殊地区施工津贴、高温(寒)作业临时津贴、高空津贴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如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等。职工福利费和劳动保护费从人工日工资单价中删除。

【2014年·单选】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属于人工日工资单价中的( )。 A.基本工资 B.奖金 C.津贴补贴

D.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日工资单价的组成内容。特殊情况下支付的

工资:工伤、产假、婚丧假、生育假、事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

务等。

【2014年·多选】影响定额中人工日工资单价的因素包括( )。 A.人工日工资单价的组成内容 B.社会工资差额 C.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 D.社会最低工资水平

E.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日工资单价的组成内容。影响人工日工资单

价的因素:(1)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2)生活消费

指数。决定于物价的变动,尤其决定于生活消费品物价的变动。(3)人工

日工资单价的组成内容。(4)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5)政府推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

二、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

材料单价是指建筑材料从其来源地运到施工工地仓库,直至出库形成的综合单价。

(一)材料单价的编制依据和确定方法 1.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

材料原价是指国内采购材料的出厂价格,国外采购材料抵达买方边境、港口或车站并交纳完各种手续费、税费(不含增值税)后形成的价格。 加权平均原价=Σ(量×原价)/总量

若材料供货价格为含税价格,则材料原价应以购进货物适用的税率(13%或9%)或征收率(3%)扣除增值税进项税额。 2.运杂费

国内采购:来源地到工地仓库或指定地点。

国外采购:到岸港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发生的费用。

不含增值税,含外埠中转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和过境过桥费用,包括调车和驳船费、装卸费、运输费及附加工作费。 加权平均运杂费=Σ(量×运费)/总量 若运输费用为含税价格,则需要按“两票制”和“一票制”两种支付方式分别调整。

“两票制”支付方式。所谓“两票制”材料,是指材料供应商就收取的货物销售价款和运杂费向建筑业企业分别提供货物销售和交通运输两张发票的材料。在这种方式下,运杂费以接受交通运输与服务适用税率9%扣减增值税进项税额。 “一票制”支付方式。所谓“一票制”材料,是指材料供应商就收取的货物销售价款和运杂费合计金额向建筑业企业仅提供一张货物销售发票的材料。在这种方式下,运杂费采用与材料原价相同的方式扣减增值税进项税额。

3.运输损耗

运输损耗费=(材料原价+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率 4.采购及保管费

组成: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和仓储损耗。 计算:

采购及保管费=材料运到工地仓库价格×采购及保管费率 =(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率 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

当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办法时,材料单价中材料原价、运杂费等均应扣除增值税进项税额。

不含税价格×(1+税率)=含税价格 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税率) 【例4-1】某建设项目水泥(适用13%增值税率)从两个地方采购,其采购量及有关费用如下表所示,求该工地水泥的单价(表中原价、运杂费均为含税价格,且材料采用“两票制”支付方式)。

采购原价(元运杂费(元运输损耗率采购及保管费费采购量(t) 处 /t) /t) (%) 率(%) 300 340 20 0.5 3.5 来源二 200 350 15 0.4 来源一 解:应将含税的原价和运杂费调整为不含税价格,具体过程如下表所示。

采购处 来源300 一 采购量原价(不含税)运杂费(不含税)运输损耗采购及保管费(t) (元/t) (元/t) 率(%) 费率(%) 340/1.13=300.88 20/1.09=18.35 0.5 3.5 来源200 二

350/1.13=309.73 15/1.09=13.76 0.4 来源一的运输损耗费=(300.88+18.35)×0.5%=1.60元/t 来源二的运输损耗费=(309.73+13.76)×0.4%=1.29元/t 加权平均运输损耗费=

材料单价=(304.42+16.51+1.48)×(1+3.5%)=333.69(元/t) 【2019年·单选】某工程采用两票制支付方式采购某种材料,已知材料原价和运杂费的含税价格分别为500元/t、30元/t,材料运输损耗率、采购及保管费率分别为0.5%、3.5%。材料采购和运输的增值税率分别为13%、9%。则该材料的不含税单价为( )元/t。 A.480.87 B.481.47 C.488.88 D.489.4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500/(1+13%)+30/

(1+9%)]×(1+0.5%)×(1+3.5%)=488.88元/t。

【例题·单选】从甲、乙两地采购某工程材料,采用一票制支付方式,采购量及有关费用如下表所示,材料采购的增值税率为13%。该工程材料的材料单价为( )元/t。 A.263.45 B.233.14 C.250.00 D.233.41 『正确答案』B

来采购量原价含税+运杂费含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率源 (t) 甲 乙 600 400 税(元/t) 260 (%) 1.5 (%) 3 240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材料单价=[(供应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该工程材料的材料费单价=(600/1.13×260+400/1.13×240)×(1+1.5%)×(1+3%)/(600+400)=233.14元/t。

【2016年·多选】关于材料单价的构成和计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材料单价指材料由其来源地运达工地仓库的入库价

B.运输损耗指材料在场外运输装卸及施工现场搬运发生的不可避免损耗 C.采购及保管费包括组织材料采购、供应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D.材料单价中包括材料仓储费和工地保管费 E.材料生产成本的变动直接影响材料单价的波动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选项A错误,材料 单价是指材料从其来源地到达施工工地仓库后出库的综合平均价格; 选项B

错误,在材料的运输中应考虑一定的场外运输损耗费用,这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2013年·单选】下列费用项目中,应计入进口材料运杂费中的是( )。 A.国际运费 B.国际运输保险费 C.到岸后外埠中转运输费 D.进口环节税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国内采购运杂费是

来源地到工地仓库或指定地点。国外采购的运杂费是到岸港运至工地仓库或

指定堆放地点发生的费用。

【2013年·多选】下列材料单价的构成费用,包含在采购及保管费中进行计算的有( )。 A.运杂费 B.仓储费 C.工地管理费 D.运输损耗 E.仓储损耗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材料单价的组成和确定方法。采购及保管费包括:

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二)影响材料单价变动的因素

(1)市场供需变化。材料原价是材料单价中最基本的组成。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反之,价格就会上升。从而也就会影响材料单价的涨落。 (2)材料生产成本的变动直接影响材料单价的波动。 (3)流通环节的多少和材料供应体制也会影响材料单价。

(4)运输距离和运输方法的改变会影响材料运输费用的增减,从而也会影响材料单价。

(5)国际市场行情会对进口材料单价产生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