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理实习报告

来源:汇智旅游网
地 理 科 学 学 院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院系: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1301班 姓名:*** 学号:**********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第一章 前言

一、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各环节训练,旨在培养我们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通过实习使我们初步掌握野外工作及调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通过对实习地区地质地貌、气候气象特征、水文状况、植被土壤发育规律与分布特征等规划自然环境要素的综合分析,使我们大家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并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二、实习安排

实习时间:8月10日——8月21日

路程安排:临汾—陕西—甘肃—青海—甘肃—宁夏—太原 具体安排如下: 日期 8月11日 8月12日 8月14日 8月15日 8月16日 8月17日 8月19日 地点 陕西西安 陕西杨凌 持研究所 甘肃兰州 青海省 青海西宁 甘肃兰州 宁夏中卫 刘家峡水电站 青海湖 塔尔寺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腾格里沙漠 黄河三峡景区 主要内容 翠华山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杨凌博览园 镇北堡北部影8月21日 宁夏银川 贺兰山岩画 城 第二章 实习内容

第一站:陕西西安

2015年8月10日,经过一夜的奔波,我们终于到达了古城西安--中华民族3000年悠久历史的城市。11日,我们三个班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去往翠华山。翠华山原名太乙山,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3部分组成。2001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陕西翠华山山崩景观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同年被评为“陕西省平安景区”;2010年被评为“陕西省平安示范景区”;2012年荣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那里,有很多美丽又充满神奇的地方,让我来介绍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点。

1-1天池

“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以中国少有、世界罕见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特色。而且,山崩后山谷两侧形成的垂直断裂面,犹如刀削过一样,光滑陡峭,十分险要,气势及其磅礴。天然大坝堵截了天池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形成一个天然湖泊—堰塞湖,此湖有“秦岭明珠”之称,为秦岭72峪唯一一处堰塞湖,烟波浩渺,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山崩巨石与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绿水,奇石异洞,构成一幅人间仙境。

近处天池 高处看到的天池

1-2 奇洞

奇洞分别有冰洞与风洞。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

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由于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不过或许是由于现在全球气候正逐渐变暖,使得冰

洞里的冰并没有特别的明显,只是在某些地方会出现一些冰块。 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我们在洞口就可以感受到里面

的阴冷,进入洞内,更觉凉风嗖嗖,仿佛立刻从夏季步入冬季一般,令人汗毛直立。风洞下的玄关,是两块高30余米的巨砾之间的一道狭缝,缝宽仅数米,可能是巨砾断开所形成的狭窄通道。

1-3翠华山山顶

经过一路的歇歇停停,心里放弃与坚持的纠结,我们最终还是到达了翠华山的山顶。这里时而云雾缭绕,时而又可以看见远处的山体。从高处俯视,砾石奇形怪状,或立或卧,或直或斜,千姿百态,嶙峋峥嵘,甚为壮观。山崩时

,巨大的砾石在崩落过程中,有时会沿节理断开。

第二站:杨凌

2-1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2日,我们来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中科院。初来乍到,我们万分激动,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十分热情,带我们参观,给我们进行专门的演示,还给我们答疑解难。水土保持研究所的他们,以黄土高原为重点,面向全国,针对水土流失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为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配套技术和实体样板;形成了以水土保持为主导学科,以土壤学、生态学和农业工程学有关领域为支撑的总体学科框架;确立了在国家水土保持科技方面的中心

地位,发挥了在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建有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和人工干旱环境气候室等重要科研实验设施,我们就是在那里见证了人工降雨的过程,通过人为的调控,改变降雨的大小,观察降落到地面的雨溅起水花的高度,从而计算出降雨大小对土壤的冲击力度。

2-2 杨凌博览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作为一个学科展示平台,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并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先进科技与先进文化相结合,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博览园包括逸夫科技馆动物博物馆、昆虫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植物分类园、树木园及多种种质资源圃等,形象、生动、系统、科学地介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昆虫、植物、土壤知识和农业科技史,全面、系统地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和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就,这在我国尚属首例。

第三站 甘肃兰州 3-1 刘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的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城市供水刘家

峡水库建成后,对下游兰州、银川等城市的工业用水能够保证水量供应,是中华民族不怕艰难,勇于向大自然进军的象征,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着永靖黄河三峡旅游业的发展,刘家峡水电站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工业旅游景点。

3-2 黄河三峡景区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这片土地上呈独特的“S”形穿流而过,流经县域107公里,构画出集山水形胜、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太极山川。大禹治水,积石导河,造就了神奇的黄河三峡。黄河三峡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境内地形属黄土高塬丘陵山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而黄河三峡最令我影响深刻的,当属“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坐船去炳灵寺的路上,会看到洮河与黄河交汇时所形成的壮观场面,一面是携带大量黄土的呈现黄颜色的洮河,另一面是黄河上游比较清澈的呈现绿色的黄河,由于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夹角相对较小,使得黄绿交汇线绵延数百米。

图中,左侧黄色的为洮河 右侧绿色的为黄河

第四站 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青海湖形成初期,是一条与黄河相通的淡水外流湖泊,且那时气候温和多雨。后由于构造运动,周围山体迅速隆起,使得原流入黄河的通道被堵塞。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第五站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又名塔儿寺。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

在这里我们还有一点自己的闲暇时光,所以我们就去品尝了一下当地的美食。这里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很多著名中药材,如冬虫夏草、雪莲、贝母、甘草、麻黄、枸杞等,食用观赏类植物数百种,其中以蕨菜、蕨麻、沙棘等

最为著名。或许由于这里与众不同的植被,孕育了许多特殊的动物。我最熟悉的还是跟吃有关的,像牦牛奶和羊肉,这里羊肉基本没有膻味,或许就是受这里特殊期气候下形成的植被有关。

第六站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我们又回到了兰州,参观了我们此行的第二个中科院,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二个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寒旱所。在这里我们了解了中国的“天路”---青藏铁路。这里由于地处高原地带,海拔较高,土壤属于高原冻土。而冻土在冻结状态下体积膨胀,到夏季则冻土融化体积缩小。在这两种现象的反复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基底就会出现破裂或者塌陷。但中国科学家勤劳勇敢,采取了片石通风、通风管、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等措施,使得冻土在温度较高时,加强流动,进行散热,同时防止热空气进入。青藏铁路的顺利修建,创造了多项记录,也使得外国人对中国的日新月异刮目相看。

第七站 腾格里沙漠

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由于深居内陆,加上从西西伯利亚地区吹来的干风,这里降水很少。但近来我们国家正在对其进行整治,使用草方格等对其进行植被覆盖。由于腾格里沙漠属于下行风向,对火车的通行以及对临近的黄河影响不大,所以宁夏政府留下了一部分沙漠--腾格里沙漠供人们游玩。山地大部为流沙掩没或被沙丘分割的零散孤山残丘,高度一般为10到20米,主要为格状沙丘及格状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边缘地区。

上图为我们在沙漠里游玩的场景

由于地处沙漠地区,当地人因地制宜,用沙子建造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房子。如下图

最后一站,第八站 宁夏银川 8—1贺兰山岩画

在沟口内外山体上的岩画,多集中在距离沟谷山根以上约10米的范围内,并呈片状分布。最高处的岩画不超过50米,其上则很少有岩画发现。在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的岩画,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多磨刻在可以移动的独石和出露地表的立石上。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

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左图为太阳神 右图为贺兰山岩画字样 8—2 镇北堡北部影视

镇北堡影视城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在此摄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故被誉为“中国一绝”。

第三章 实习感想

经过10多天的自然实习,使我懂得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对于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我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地球的构造运动,使得出现了断层,由于程度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地表形态,造就了不一样的景观;我们地处在黄土高原,土壤的特性及其降水对其的冲击作用,造就了我们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格局,而降水究竟影响有多大,就是我们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中国的植物、动物、昆虫、土壤以及农业的历史发展概况与分布;关于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的上游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观,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此也更加了解,知道黄河在上游的水况并不像我们在山西壶口瀑布见到的场景;中国最

大的内陆湖,同时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它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处地的环境而造就其与众不同的水文特征;中国海拔最高的、同时是世界上经历冻土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修建时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华儿女经过反复实践而设计的绝妙方案,让我们对我们祖国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影响最深的腾格里沙漠,地处中国西北、黄河沿线,其北部为我国绿化带,黄河还和其紧密相连,对其不进行绿化的原因;以及中国文明的见证——贺兰山岩画的神奇。通过这次的地理实习,是我对我们的大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使得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学会相互之间的那种理解和包容。当然了,也要感谢随行的老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给我们创造的机会,我们学到的知识和待人接物的处事,都是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在此我要对他们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那么多天对我们的照顾和关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