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善于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李颀等,而以岑参,高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风光,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或表现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还有裴迪,常建等。
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作《江西诗杜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做大的诗派。
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
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
后蜀人赵崇祚编辑。本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汉民族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题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辛派词人: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克庄,刘过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婉约清秀,情真意切,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美,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特色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作词;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倜傥有丈夫气,柔中见刚。
诚斋体: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诗歌创作的特色。“诚斋体”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善于敏锐地发现与迅速地把握自然万物和日常生活常人难以发现的或容易忽视的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意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
中兴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又称“南宋四大家”,指的是尤褒,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褒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宋初三大派: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三派:一是白体,代表人物是李昉,徐铉,他们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闲适唱和诗;二是西昆体,代表人物是杨亿,钱惟演和刘筠,他们倡导学习李商隐的近体律诗;三是晚唐体,代表人物是林逋等,他们推崇贾岛,姚合,多写闲情逸趣。宋初“三体”诗,即指三个诗派。
姜派诗人:是以姜夔为首,代表作家有史达祖,周密,张炎等。他们作词讲究格律,追求典雅,含蓄,柔婉和“清空”,是南宋后期同“辛派”相对的一个词牌。吴文英他们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锤炼琢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但有些词的意蕴隐晦难解。
简答题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歌的词美特征比较显著,如题材细小,情思深微,意境朦胧等。首先,李商隐的诗写得“隐词诡寄”“深情绵邈”“寄托深而措辞婉”“陈博绝丽”诗句隐晦难懂之处甚多,诗中颇多“微辞”,其诗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些精美之物,所流露的多为眇蕴藉之情。
其次,营造意境的幽美外,李商隐还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致力于对唯美的追求。如:移情入景,互文错举,虚实结合,采用“兴”的手法如《晚晴》。
最后,李诗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诗中往往书写人生悲歌,有时甚至流露出对人世的绝望,如《春日寄怀》。
刘禹锡诗歌的艺术特色
刘禹锡的诗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婉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刘禹锡的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陋室铭》尤为著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