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阅读教学尝试

来源:汇智旅游网
关 注本版编辑/佩 兰◆名著习馆《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阅读教学尝试◎匡曼曼(杭州市采荷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0)摘要:从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出发,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能力要《海底两万里》求,以为例,从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四个方面探讨高效阅读整本书的路径,以期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所裨益。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海底两万里》 教学路径《海底两万里》(吉林大学出版社)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案中,结合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我对阅读目标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描述。(1)语言目标。熟练运用工具书搜索识记该书和相关文献中的生僻字词;理解重要语句,分析鉴赏小说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准确理解语言背后的思想情感;能准确表述阅读感受,以及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探究活动中形成的观点。(2)思维目标。在阅读小说过程中提高问题探究能力。在阅读、鉴赏小说过程中对相应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有证据地推测情节发展和人物心理;就小说与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异同展开分析比较,或就小说中的某一观点与行为展开辩论;运用思维导图,清晰地展现自己得出的结论;能提出问题,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在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的过程中,力争做到“有理有据”“要言不烦”。(3)价值目标。学习相应的科学知识,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学习主人公顽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和对大海不懈探求的进取精神,感受主人公对科学探究的执着和对自由公平的向往,培养勇敢进取、不畏强权的独立人格和社会正义感;体味书中所展示的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相信人类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做一个自信阳光的人。一、以任务为导向,驱动整本书阅读阅读目标确定后,针对《海底两万里》四十七个章节的篇幅,我设计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阅读任务。具体内容如下:22

•初中   2019.10  【第一章~第五章】(一)阅读任务1.圈画第一章到第三章中出现的人物,列出他们的职业,并摘录有关描写语句,完成下表。人物职业相关描写语句2.结合第一章到第五章的文本内容,推测第一章里面提到的“海怪”是独角鲸还是潜水艇。(二)重点能力指向1.借助表格梳理文中人物,提高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2.借助文本语句,就小说相关内容进行解释或推断。【第六章~第十章】(一)阅读任务1.第六章中阿龙纳斯为什么认为11月6日是倒霉的一天?2.阅读第八章,圈画描写尼摩船长外貌特征的句子,并把你想象中的尼摩船长画出来。3.阅读第九章,分别摘抄作者对尼德·兰和“我”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概括相关事件,分析两人的性格特点,填写空格。事件摘抄语段     性格特点(关键词)面貌(二)重点能力指向1.聚焦阅读重点,复述主要事件。2.图文转换,感受尼摩船长的形象。3.借助表格,有针对性地完成摘抄。4.根据事件,用关键词概括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第十一章~第十五章】(一)阅读任务1.绘制潜水艇简易图,标明其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并写一篇简介。查找资料,分析这艘科学幻想中的潜水艇和今天的潜水艇有什么异同。2.第十四章阿龙纳斯一行人看到了什么样的奇观?奇在哪里?3.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海底森林打猎,并给“我”介绍了哪几种打猎时所需的设备?请你找出来,并圈画出描写其工作原理的句子。(二)重点能力指向1.以图解文,体会科幻小说的预言性。2.复述海底奇观,欣赏神奇景象。3.筛选关键信息,感受科幻小说的科学性。【第十六章~第二十章】(一)阅读任务1.凡尔纳笔下的情节尽管非常离奇,却总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请在第十六章中找出凡尔纳对海底世界细腻逼真的想象,并摘抄相关语句。2.“‘您看,’他接着又说,‘海洋在太阳的轻抚下正在苏醒!它又要开始自己的白昼生活啦!观察海洋机体的变化规律,的确是一项饶有兴趣的研究。它有脉搏,有动脉血管,它还会痉挛。我认为那位叫莫里的学者说得对,他发现海洋也有名副其实的循环系统,犹如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请品析尼摩船长这一段话,写一写你的阅读感受。3.为什么作者要让“我”那么详细地描述拉佩鲁兹船队遇难的情况?(二)重点能力指向1.筛选关键信息,感受科幻小说细腻逼真的想象。2.通过品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3.了解作者写作某些情节的意图。【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一)阅读任务1.为第二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的故事完成6-10幅连环画的文字脚本,交代画面中的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及环境背景等内容,让几个画面衔接流畅,反映故事的主要情节。2.坟墓做好后,尼摩船长和同伴一起走近坟墓,与死去的船员做最后的告别。请结合前面阅读的章节,想象一下尼摩船长此时的心理活动,并写下来。本版编辑/佩 兰关 注3.通过缜密的分析,阿龙纳斯对尼摩船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写出阿龙纳斯是怎样分析的?又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从中你对阿龙纳斯的形象是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二)重点能力指向1.图文转换,理清故事内容。2.揣摩心理,提高立足文本的想象能力。3.聚焦阿龙纳斯揣摩尼摩船长身份的语段,分析阿龙纳斯的形象。【第二十六章~第三十章】(一)阅读任务1.假如你是采珠人,请讲述自己被解救的过程,并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尼摩船长的形象。2.尼德·兰知道儒艮是一种濒危动物,不过为了伙食还是决定捕杀它,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为什么?3.尼摩船长搬运1000多公斤的金条到箱子里,这些金子是从哪里来的?要运到哪里去?做什么用?(二)重点能力指向1.变换叙述视角,复述主要情节,感受尼摩船长的形象。2.引导学生就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发表评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3.借助文本信息,合理推断故事情节。【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五章】(一)阅读任务1.尼摩船长被误解时,激动地说了一通话:“先生,这么说,您是以为我拾取这些财富,会把它们白白浪费掉……您难道就不明白……”尼摩船长不往下说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写出尼摩船长未说完的话。2.第三十三章中尼摩船长单独邀阿龙纳斯在黑夜里去看海底世界,请以阿龙纳斯的口吻向尼德·兰和康塞尔讲一讲自己的海底见闻,并思考为什么这次尼摩船长只单独邀请“我”一人出行,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建议“我”带上两个同伴?3.尼德·兰一行人始终没有放弃逃离诺第留斯号的念头,但“我”对逃离诺第留斯号的态度发生过变化,请你结合《尼德·兰的怒气》《陆地上度过的几天》《印度洋》《红海》《希腊群岛》《维哥湾》《消失的大陆》《马尾藻海》等,用曲线画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图,并说说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变化。(二)重点能力指向1.结合文章内容,补全人物语言,了解人物形象和心理。2.讲述海底见闻,提高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情节2019.10    •初中23

关 注本版编辑/佩 兰的能力。3.与前文建立联系,梳理人物的心理变化,探究变化的深层原因。【第三十六章~第四十章】(一)阅读任务1.与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读“我”在平台上与尼摩船长关于破开大浮冰的一段对话,并记录朗读感受。2.尼摩船长用什么方法来确定自己已经抵达南极?在南极他们看到了什么?3.在南极,诺第留斯号被厚厚的冰墙围困,尼摩船长他们是怎样脱险的?阅读完第四十章,你有什么深切的感受?(二)重点能力指向1.朗读重要段落,评析人物形象。2.复述情节,谈阅读感受,表达自我的情感体验。【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五章】(一)阅读任务1.离开南极后,诺第留斯号又遇到了什么严重危机?尼摩船长一行人是如何应对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2.第四十二章,尼摩船长望着吞没了他一个伙伴的大海,眼里涌出了大颗的泪珠。在珊瑚公墓埋葬同伴时,尼摩船长也双手遮脸呜咽起来。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反复流泪的尼摩船长是不是有些软弱?3.尼摩船长为什么说“复仇者号”是一个多么好的船名?(二)重点能力指向1.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聚焦船长流泪的细节,深入理解人物形象。3.借助文本,理解关键语句,尝试阐释推理。【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一)阅读任务1.读了第四十五章,书中前面提到的很多问题似乎都有了答案,请你试着解答下列问题:(1)关于开头提到的海怪的问题,陆地上的人们是否知道真相?(2)印度洋上,尼摩船长把我们关在禁闭室的那天夜里到底发生了什么?(3)尼摩船长的身世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要复仇?2.尼摩船长最后一句话是:“万能的上帝,够了,够了!”你觉得他会放弃复仇吗?3.阅读尾声,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哪些文字带给你这样的感受?(二)重点能力指向1.与前文建立联系,对具体内容进行合理解释。2.概括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24

•初中   2019.10  二、深入探究,挖掘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一)任务一联系整本书想一想:在阿龙纳斯眼中,尼摩船长是怎样的人?两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敌人、俘虏,还是朋友?设计意图:凡尔纳在塑造尼摩船长的形象时,采用设置悬念的手法,遮蔽了尼摩船长的有关信息,读者只能通过阿龙纳斯的眼睛,一步步认识尼摩船长。基于这样的文本特质,我们从“看与被看”的角度,引导学生通过情节和语言来关注阿龙纳斯眼中的尼摩船长形象。此外,阿龙纳斯和尼摩船长人物关系的判定,又考查了学生用小说中的信息支撑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这项任务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和“审美鉴赏与创造”。(二)任务二凡尔纳从来没有去过海底,也没有进行过海底旅行,《海底两万里》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何以那么具有真实感?设计意图:这一问题设计要求学生关注科幻小说特点,培养问题探究意识,关注作者的写作策略,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三)任务三《海底两万里》出版后一直被人们反复阅读,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探究这本书畅销不衰的原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感受小说中所体现的人类认识、驾驭海洋的信心和作者的非凡想象力,以及主人公对科学、社会正义、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这一任务侧重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三、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名著阅读教学应该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课外安排学生每天进行一定量的阅读,课内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探究,也就是采用我们通常所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海底两万里》的整本书阅读以“名著导读,制定计划——阅读小说,每天5分钟名著分享——提交感悟疑问——课堂讲授讨论——成果汇报展示”的形式逐步推进。学生的感悟疑问处是课堂讨论的关键点,问题主要有:1.尼摩船长十分憎恨陆地人,为何还要把阿龙纳斯一行人留下,并带他们进行海底航行?2.康塞尔是阿龙纳斯忠实的仆人,但书中对他描写的语句并不是很多。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有什么作用?3.为何作者在书中有时叫捕鲸手“加拿大人”,有时叫“尼德·兰”?4.尼摩船长撞沉了一艘船,后又对着一张年轻妇女和两个小孩的半身照片泣不成声。他为什么要哭?这次大屠杀又对尼摩船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于学生自身的理解和审美能力有限,所提问题大多集中在人物和情节上,对科幻小说的文本特质关注不够。此时,教师需要增添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比如探讨《海底两万里》作为一个虚构的故事,何以那么具有真实感,进而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写作手法与特点: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除了进行科学合理的想象,还注重细节的真实和人物的真实,并且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为了写科幻小说,凡尔纳制作了很多知识卡片,因此他才能想象出“鹦鹉螺”号,并且幻想利用钠来发电,通过开采海底煤矿来作为“鹦鹉螺”号的动力补给。此外,对人物吃穿用度的想象也很合理,比如尼摩船长吃的食物都是海鲜,抽的烟是一种富含烟碱的海藻等。凡尔纳还注重细节的真实,如《价值千万的珍珠》中,尼摩船长带我们欣赏价值不菲的珍珠时,突然看到一团黑影,仔细看时,“那是一个人影,一个活人,一个印度人,一个黑人,一个采珠人”,细致地把“我”逐渐看清采珠人的过程描写了出来。人物的真实性还突出体现在不同的人物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不同动作和语言上,如《黑流》中对鱼的认识:尼德·兰站在打渔人的角度,从好吃和不好吃来谈;康塞尔由于受“我”这个博物学家的影响,对分类学感兴趣,站在分类学家的角度来谈。《海底两万里》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让阿龙纳斯作为整个海底航行的见证者,借助他的感觉和意识去传达周遭的一切——“读者往往深受叙事者的感染,不知不觉地沉浸于叙事者‘我’营造的虚构的艺术世界中不能自拔”——从而跟着阿龙纳斯一起去海底航行,跟着他一起去揣测尼摩船长的身份。为了进一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凡尔纳还使用了另外一些技巧。以故事中时间的明确性为例,甚至具体到某一日的几时,如尼摩船长说“我们的海底探险旅行于11月8日中午12时开始”,等等。伴随着对时间的强调,凡尔纳还让阿龙纳斯出于准确记录冒险经历的目的开始写日记,并在尾声部分借人物之口说出历险经历的记述“准确无误,没有一个事实遗漏,没有一个细节夸张”,可谓时刻不忘消除读者本版编辑/佩 兰关 注对故事真实性的疑虑。此外,书中还使用了写信、写便条的形式。凡此种种,都是为了让读者完全相信“我”的故事,进一步延伸到相信叙事人,从而接受其情感、思想、道德观念,等等。四、整本书阅读的评价整本书阅读的评价由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大块构成,突出过程性评价,注意收集或展示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主要有感悟疑问、思维导图、辩论赛和跨媒介阅读比较小论文四个部分,总共50分。具体设置如下:内容设置目的要求分值  就小说有感触或  督促学  根据感悟感悟疑问疑问处发表看法或提生认真阅读或所提问题的10分出问题小说文本价值得分  让学生复印地理图册上的世界地图,  提高学生的概括分  根据学思维导图在上面用箭头标出“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析能力,使生思维导图并简单概括相应地点知识变得更的质量酌情10分发生的事件加有系统性给分跨媒介阅  锻炼学读,比较小  比较小说与电影中人物的异同,生的分析比  根据小说与电影,撰写较能力和写论文的质量15分写小论文相应的小论文作表达能力给分  尼摩船长宁愿把自己对海洋的研究总结签  加深学上名,装进容器扔进大生对文本的海,也不愿意把这些成理解,锻炼  从审题、辩论赛果给阿龙纳斯和他的伙学生的思维论证、辩驳、伴们保存,并还他们自能力、语言配合四个角15分由。你认可尼摩船长的表达能力和度打分选择吗?应变能力整本书阅读完成之后,进行考试测验,测试分数总分100分,折算成50分计入最终成绩。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打破碎片化的零散知识输入方式,合乎语文教学规律,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辅以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评价手段的跟进,帮助学生读更多的书,成就更好的人生。参考文献:[1]顾建新,孙艳秋.小说第一人称叙事再探[J].写作,2006(05):30—32.[2]李煜晖.略谈整本书阅读课程方案的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7(02).[3]汪迟《.骆驼祥子》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2017(09).[4]吴欣歆,许艳.书册阅读教学现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2019.10    •初中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