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摘 要】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涉及到很多关键技术,尤其是承台、桥台等下部施工环节。下部结构作为市政桥梁结构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与市政桥梁后期的使用时间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以承台、桥台以及台帽、耳墙、背墙、侧墙墙顶施工来具体的探讨了其设计到的关键施工技术,仅此提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是整个桥梁建设施工的重中之重,因为下部结构是整个桥梁承载能力的主体,下部结构施工质量越来,其桥梁整体的承载能力就越强,因此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至关重要,本文只是以三个下部主要组成部分来阐释其施工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希望能够为桥梁下部施工人员提供帮助。
1.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1.1承台(系梁)施工技术
下部结构施工一直是市政桥梁施工的重点,因为桥梁的下部结构施工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每一个细节问题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来解决,以此来保证市政桥梁的施工质量,承台作为桥梁做主要的下部结构,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下:
1.1.1基坑开挖及桩头清理
基坑开挖以及桩头清理是承台施工的重点施工环节,无论是基坑开挖,还是桩头清理,其效果都直接影响着桥梁承台施工效果,因此需要格外注意这两点。在基坑开挖之前,需要准备全站仪,以此来明确承台以及系梁的具体位置,在测量时,一定要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进行测量,除此之外,还需要水准仪,用于测量地面标高,进而明确基坑开挖的深度。一般情况下,桥矿基坑开挖的通常选择挖掘机,人工只是其辅助作用,尤其是在后期修整时主要都是由人工来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基坑开挖时,基地应该事先留出20cm左右,这一部分主要是由人工来完成清理工作。基底高程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在整个开挖期间要不间断的对其进行测量,其主要目的就是避免超挖,而影响桥梁基底。基坑开挖选择的支护方式非常重要,具体选择哪种支护方式,主要根据基地土质情况,有些土质比较好,只要采用放坡的方式即可,而不需要再进行支护施工。选择好施工方式之后,要保证基坑周围安全,因此需要将其周围围挡起来,避免路过人员或者车辆误入基坑中。
基坑开挖施工技术之后,需要清理桩头,需要将桩头中所有的杂物都去除干净,有些桩头需要接长或者调直,这在清理过程中做好即可。桩头清理同时,还需要明确桩柱中心,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标高的测量工作,以此满足设计要求。
1.1.2钢筋制作及安装施工技术
钢筋是市政桥梁建设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材料,其制作与安装质量与整个桥梁的质量息息相关,而且作为桥梁承台施工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制作与安装人员提高重视程度。首先要根据市政桥梁工程承台施工需要的各项参数数据,设计图纸,之后将设计图纸送至加工现场进行制作,制作完成之后,在按照相关要求绑扎好,运送至现场。焊接方式的选择是钢筋制作与安装的重点问题,一般情况下,主钢通常选择双面焊接的方式,其焊接长度也有具体的要求,通常要达到钢筋直径10倍作用,制作好的钢筋必须保证表面没有任何杂质,如果有杂质要立即清除干净。钢筋接头也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接头位置大部分都属于受拉区,但是在使用时,其受拉区不能过大,保持钢筋总面积一半即可。桩头凿出之后,一般情况下,使用的钢筋要制作成喇叭状,之后进入绑扎钢筋环节,在控制线被弹出之前,需要将垫层处理干净,根据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将需要的钢筋逐一排列好,以此确保钢筋绑扎美观,符合绑扎要求。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钢筋骨架变形,尤其是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人员非常容易踩到钢筋,进而使其变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都是采用增加架立筋的数量的方法。
2.桥台施工技术
2.1搭设脚架
由专业架子工围绕墩柱搭设简易脚手架。四周设剪刀撑和斜向撑杆,保持脚手架稳定,高度比墩柱设计标高高出1m,顶部搭设安全护栏。
2.2钢筋的焊接、安装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钢筋表面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脂、漆皮、鳞锈等清楚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符合设计既规范要求,各类钢筋下料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用Ⅰ级钢筋制作时,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直径,且不少于其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少于其直径的5倍。
2.3浇筑混凝土
混凝士拌合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砼罐车运输到现场,拌合时严格按照砼的配合比进行配料,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灌注高度大于2米时,设置串筒,以避免砼混合料从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时产生离析。浇筑砼时,设专门测量人员对墩身垂直度进行监测。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并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再进行浇筑工作。在浇筑时使砂浆紧贴模板,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或蜂窝。
3.台帽、耳墙、背墙、侧墙墙顶施工
台帽、耳墙、背墙、侧墙墙顶施工采用大面积钢模板,螺栓连接和PVC内
穿对拉杆对拉,槽钢固定。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放样,并请监理复核,无误后安装模板,台帽钢筋制作安装时要与耳墙、背墙、挡块、支座垫石钢筋一起制作安装,耳墙、背墙挡块、支座垫石钢筋埋设位置要准确。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到现场,吊车吊砼入模内。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配置,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塌落度,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密实,不出现漏振。
4.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反复测量核对桥梁轴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对桥墩桩基检测,在每一桥墩各设一组十字桩,该过程需要经测量专业监理的复核确认签字,以便控制桥墩的横轴和纵线;若桥墩位于曲线上,那么各桥墩的纵向中心线应该与各桥墩的切线方向相一致,横向中心线都应与各自的法线方向保持一致上。横向中心线上的每个桥墩每侧至少埋设两个桩,且两侧间距大于等于30m;纵向中轴线也至少埋设两个桩,且两侧间距大于等于100m;在施工过程中,每个桩都应标注编号并涂写上起区别作用的各色的油漆,牢固醒目方便定期进行复核。
5.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很有必要,因为只有掌握了关键技术,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桥梁下部施工期间出现质量问题。无论哪种关键技术,从上述总结中我们能够发现,施工人员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还需要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否则同样会出现质量问题。本文是笔者多年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经验的总结,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蒋文杰.浅谈市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1.10.
[2]王志刚,宋本强,侯清学.公路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工艺控制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5.
[3]林邦裕.关于桥梁下部结构事故分析以及防治措施探讨[J].硅谷,20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