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措施
摘要:混凝土广泛应用于交通、水利、建筑等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构造物的结构安全,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讲述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及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关系到从基地到主体的整个过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构造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监控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对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及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和阐述。1 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1.1 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砂、石、外加剂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搅拌成浆体,经凝结硬化后成为混凝土。由此可见,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与骨料的粘接强度和水泥的强度。因此,水泥强度、水灰比及骨料的情况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原材料引起混凝土质量差的主要因素有: (1)水泥。水泥不合格(强度、体积安定性等指标不合格)、过期水泥、使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达不到配合比设计要求的等级、水泥品种选择不当等因素都会造成混凝土质量差。所以配制混凝土必须根据工程性质和气候环境以及施工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如厚大体积混凝土不宜选用硅酸盐水泥;在严寒地区露天条件或严寒地区处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不得使用矿渣、火山灰、粉煤灰水泥等。 (2)砂的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等有害杂质含量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砂子太细或含泥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另外,砂中含泥量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影响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用细集料一般采用中粗砂,且含泥量和有机质含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3)粗集料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和压碎值等)、级配、最大粒径、粒型和有害杂质(泥块、硫化物、有机质等)含量等因素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在工程实践中,应选用级配良好,强度高、有害杂质小的石料配制混凝土。1.2 配合比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通过试验确定的,同时针对工程实际,构造物的特点(包括断面尺寸、配筋状况以及施工条件等)确定其合适的工作性指标,并依据其所处的环境和耐久性要求校核水灰比。工地上所用集料的含水量是随时间和环境气候的变化不断变化的,与设计配合比有明显的差异。在拌制混凝土时,按当时工地实测砂石料含水率调整材料用量。若原材料计量不准,又未根据集料的实际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其水灰比、砂率及集浆比与理论配合比发生变化,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则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1.3 运输工具和运输措施 混凝土选用运输工具和运输措施不当,浇注、振捣方法和养护不当等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1.4 人的意识 人的意识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在施工的各个环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任何一个疏忽、失误或过错,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所以应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坚持施工全过程监控。2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包括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和运输、浇筑和养护的质量控制几个方面。2.1 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1)把好原材料关。混凝土用原材料有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水、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速凝剂等)、掺合料等。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应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单。
(2)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拌制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耐磨性、工作性和经济性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用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和掺合料各组分的配合比例。施工拌制混凝土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集料含水量的变化,对试验配合比进行调整。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不但要满足强度的要求,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指流动性、可塑性、粘聚性、保水性等)。
(3)掺加外加剂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措施。外加剂的用量应在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根据试验进行科学确定。外加剂的用量不科学,会改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特别是减水剂的用量过大,会使混凝土泌水性大增,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等。2.2 运输、浇筑和养护的质量控制 (1)根据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速度、运输道路状况、运距等选择相应的运输机械,运输时间越短越好。 (2)为确保结构整体性,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分层浇筑量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能完成浇筑的数量为准;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应防止振动。 (3)混凝土养护应在手指压无痕迹时进行,常采用湿法、塑料薄膜和喷洒养护。
3 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 (1)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并考虑搅拌站的地理位置及交通道路是否合适。加强施工作业现场与搅拌站、运输车辆的联系与沟通,确保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质量。(2)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在实践中,应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制定出现场如遇泵送管道堵塞、运输混凝土车因交通堵塞、车辆故障等多种原因不能按时到达施工现场的应急措施。要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原材料进场,与配合比试验用材料不相符时,应及时汇报,按新进的原材料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
(3)科学组织,严格施工程序,严禁盲目赶工,杜绝构造物过早承受外力。 (4)混凝土的养护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养护应设专人进行,在初凝后采用草帘、麻袋片、编织袋等进行覆盖养护,终凝后在覆盖物表面进行洒水养护。
4 结语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是关系结构物安全的关键因素,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我们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严格操作、科学管理,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妥善的处理施工全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