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学、训、赛”一体的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来源:汇智旅游网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

 时代汽车  www.cnautotime.com基于“学、训、赛”一体的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刘奇荣 胡江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省萍乡市 337042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其目的是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高摘 要: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实践研究对象,分析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学、训、赛相互融通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经验,不断提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学效果,为江西省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学训赛一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教学改革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f the Course “Automotive Engin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Liu Qirong, Hu JiangAt present, the country is vigorously promoting various vocational skill competitions at all levels,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rough “promoting learning by competition and teaching by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Automotive Engin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urse of Jiangxi Applied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utomobile Maintenance and Application as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and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reform experience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at integrate learning,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By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Automotive Engin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urse, the article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automobile maintenance and applicati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xi Province.integration of learning,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automobile engine structure and maintenance, teaching reformKey words: 1 引言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技术课程,它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先导课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进一步提升,又为后续课程《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技术》奠定基础。也是目前汽车专业“1+X”证书考核与汽车维修技能竞赛的重要内容。但是,在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以往教学过程中中,一直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先讲结构组成,再讲拆装工艺,最后在两周的纯实践课堂上,借助演示实验,对设定3-4个故障点进行诊断和排除。这样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结果就是理论讲不透,实践参与少,学生学不到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知识,效果很不理想。

发动机五大系统和两大机构为主要内容编排,系统罗列,知识点多,逻辑性不强,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将前后章节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对学习内容与日后汽车发动机维修技术工作到底有何联系认知不清;在考核方式上,不能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大赛规范要求来设计考核内容,“教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训、赛存在脱节。传统教学一直强调教师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听课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越来越不适应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课程。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培训与课程教学一直不搭界,人为隔成两个部分。技能大赛培训多是是作为一个阶段性任务来完成,而不是常规性教学工作。技能竞赛内容与课程标准缺乏有效对接研究,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培训很难衔接,学、训、赛脱节。短期内对个别学生选手进行高强度训练,没有体现竞赛的普惠性,难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获得良好的技能提升。

(3)教学模式僵化。《汽车发动机构造

与维修》一直是沿袭“理论+实践”两个时空分隔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教学功底浅,讲课不深入,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理论与实践难以融合,有缺乏将技能竞赛内容、标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措施,课程教学与岗位要求以及技能竞赛做不到三合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4)工学结合不紧密。科技发展产业变革导致汽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而教师讲授的内容却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并且与行业紧密贴合的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也不能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工学结合不紧密,难以营造企业真实工作氛围。学生很难掌握到现代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理念,不能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

(5)创新思维意识不足。《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堂仅仅是完成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师不主动寻找融入创新元素的切入点,认为结构原理与维修课程课程枯燥、晦涩难懂,融入不进双创元素,忽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对今后学生在职场上的

2 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动力。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一般都是按照

AUTO TIME

3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

自主创新十分不利。实际上,在课程教学中完全可以融入创业教育和创新设计,如对一些结构问题的优化,故障诊断思路的改进,都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方式,让学生掌握发动机基本结构组成,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规范操作意识,并能基于竞赛要求,通过理论探讨-实际操作-虚拟仿真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完成故障诊断与维修;最后利用在线交流方式,掌握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差异化的学习目标要求,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创新考核方式。根据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学习平台数据痕迹,检测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形成学生平时学业完成的评价分数,同时也关注整体与个体学习差异,以便于因才施教。考核内容涵盖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技能操作能力、课程参与度、德育、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等,为鼓励学生积极考证和参加技能创新竞赛,通过以证代考,以赛代考形式考核学生。

(4)建设课程双师。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培训锻炼,不断提升教师实践工作能力。完善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将企业技术人员引入课堂,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项目,如发动机拆装由企业技术专家完成授课任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通过比赛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创设虚拟教学训练环境,保证课程教学既有效益,又有有效果。

(5)完善实训场地。通过整合相关汽车实训室,进一步完善了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发动机故障诊断实训室的功效,满足了课程改革需要,在实现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能满足竞赛培训和中级工考核,通过这种情境式教学实训,提高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近一年来受疫情的影响,课程在线上教学方式用得多一些,但是由于能够组建虚拟仿真实训室,所以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训是一个难题,今后亟待加强仿真实训室建设,实现发动机结构拆装与故障诊断线上化,不但可以解决线上实训教学的困境,也应该是当前推行的“1+X”证书制度的现实需要。

成绩,足以说明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虽然课程改革紧密贴合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在近两年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表现良好,但是随着职业教育新形势的发展,课程建设与当前职业教育推行的1+X证书考核融合还不密切,所以要尽快完成1+X证书考核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的互溶互通,全面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争取早日获得试点;不同车型的发动机结构差异性较大,关键部件结构有差异,课程教学难以做到全覆盖,要增建类似图书馆式的开放式实训室,帮助有兴趣的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现在的生源类型复杂,统招学生学习能力强,但现有的课程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不还不够,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机会。

项目基金:本文系江西省2019年教改课题“基于学训赛一体的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2019)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基金:本文系江西省2019年教改课题“基于学训赛一体的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9-71-4)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3 课程教学改革

近两年来,我们依托申报立项的省级教改课题“基于“学、训、赛一体”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在比较多种成功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基于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特别是课程开发还不到位的条件下,我们根据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工作流程和岗位具体要求,尝试着将课程整合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认知、汽车发动机整体装配与调试、汽车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等模块,并把汽车专业技能比赛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学、训、赛一体”,充分利用汽车维修技能比赛项目落实课程教学目标,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扎实提高绝大部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实现汽车行业对学生的要求以及满足学生自己的职业发展要求。

(1)重构教学内容。根据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课程标准,通过下企业调研,专家研讨论证,将课程定位为:以培养发动机维修检测为主线,夯实基础,强化技能训练,着力培养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凸显课程的核心主干地位;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坚持“课赛结合、以赛定教”,把技能竞赛评判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之中,将技能竞赛内容贯穿对学生日常技能学习训练之中,学、训、赛一体,以赛促教、促训、促学。依托竞赛培养学生技能的关键在于多实践,所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结合竞赛来设计,如将竞赛涉及到的部件拆装与课程实训深度融合起来,还有现在提倡的1+X证书考核内容的动力系统故障诊断,就可以与发动机的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故障诊断思路与方法。

(2)改革教学模式。运用理实一体和虚实结合的教学手段,对实践性强的课程有着明显教学效果,我们在讲授发动机结构原理时,首先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平台了解任务书,熟悉各种发动机特点和结构组成,明确学习要求。借助微课让学生自主探究发动机装置功能原理,在小组讨论中分析查找故障点和故障原因,师生在微信平台上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其次,在课堂教学和赛事培训中按照学生知识的思维逻辑顺序,通过视频播放,头脑风暴等

参考文献:

[1]严景明.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岗课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商情,2020(15):29-31. [2]刘兰兰,秦航.《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混合式教学应用实践探索[J].南方农机,2019(06):53-55.[3]范冰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汽车专业《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大众汽车,2019(05):32-34.

[4]陈志远,刘勇明.高职汽车专业《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J].现代职业技术教育,2018(10):65-66.[5]李涛,梁为实.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赛融通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9(09):21-23.

4 成效与反思

经过两年的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首先用人单位反馈良好,在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中,企业普遍反映学生专业知识扎实,能较快适应岗位要求;今后也愿意引进;其次,考证率明显提高,2018级维修中级工考证率达到96.7%;最后是在国家省市技能竞赛中获奖成绩良好,获奖人次大幅度提高。这类比赛均以考核学生的汽车维修能力为主,能够取得好的

作者简介

刘奇荣:󰀁(1967—),男,江西萍乡人,于安徽

理工大学本科毕业,就职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高级技师(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汽车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

38

AUTO TIME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