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汇智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名家观察 ■现代管理科学 ■2007年第9期 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吴俊华仲伟俊 摘要: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文章在回顾了相关服务业文献的基础,分析了南京现代服务业的 发展现状及有利和不利条件,提出了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南京 一、服务业的概念及分类 1.服务业的概念。把服务业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提出并 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E1前,关于什么是服 产业的比重,离“三、二、一”产业结构只有一步之遥。 2.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迅速,但不同行业发展不平 衡。2002年起。江苏的保费就以高速居全国保险业前列. 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保费收入分别为71.33亿元、 务业还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描述。黄维兵将服务 业的概念界定为: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 72.1亿元和90.08亿元。2006年金融保险业的税收达12.4 集合。 2.服务业的分类。我国迄今还没有专门的服务业统计 分类,只有第三产业的分类和统计数据。2003年5月国家 统计局最新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三产业包括: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 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 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 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公共 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亿元,同比增长41.4%。2007年第一季度金融保险业产出 达37亿元,占整个南京市第三产业的9%多。房地产业也 呈现了非常活跃的势头,发展非常迅猛。2007年第一季度 房地产业占南京市第三产业产出的8%左右。同时,其他产 业如技术服务、咨询等众多行业,投资结构明显不平衡,现 代物流业等新兴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3.现代服务业拉动服务业和GDP增长作用突出,但还 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 有较大潜力。传统服务业对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拉动 已有限.南京服务业近几年对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拉动 主要靠现代服务业。以旅游为例,近几年旅游收入占南京 3.现代服务业的提出及内涵。1997年9月,党的十五 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一直较高。除2003年受到“非典”的 大报告中最早使用“现代服务业”的提法:2000年10月十 影响,南京旅游收人有所下降.2001年、2002年和2004年 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要发展现代 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这里的现代服务业主要 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 南京大学博士生戴枫等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托 电子信息等高技术或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丽发展起 络服务、移动通讯、现代物流等;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 术改造和升级,如电信、金融、房地产等。其本质特点是知 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 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与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交 一南京旅游收入占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超过了15%。 随着旅游市场的规范、旅游景点的开发,南京市旅游还会 有大的发展。 三、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势。(1)南京是我国重要 科技队伍实力雄厚,智力资源积累深厚,主要指标长期处 于全省领先地位,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2006年在宁普通 高校41所,在校大学生557 108人。(2)南京具有独特的地 理优势。南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拥 来的服务业。既包括新兴服务业,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 的教育、科研基地。南京市是我国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 通运输、仓储、邮电等行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的 有我国河内第一大港,具有沪宁、京沪等高速公路和完善 个概念。一般来说,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现 的铁路网络,具备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 代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为现代生活提供生产性 服务的一些行业,也包括一些新兴的满足个人更高精神需 势。(3)南京工业基础雄厚。南京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 增长,工业发展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尤其是制造业 求的现代消费性服务行业。 二、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仍偏低。当前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还处于“二、==、一”,不 过三次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2006年南京市一、二、三产业 结构比为:3.0:49.5:47.5.第三产业的比重非常接近于第二 一活动需要管理咨询、物流、教育科学等现代服务的支撑.这 些都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发展机 支配收入有了很大提高.2006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7 537 72元,更是激发了对现代消费性服务业的需求,对 娱乐服务业、社区服务业需求不断增加。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 会。(4)南京居民收入的提高。近几年南京居民人均收入可 26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2007年第9期 一现代管理科学 一名家观察 2.南京的现代服务业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的地方。(1) 4.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物流业中心。江苏民营 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金融市场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南京金融中心的建设完全可以将民营企业作为自己重要 的服务对象。大力吸引境外金融机构设立地区分支机构和 代表处,加大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建成为覆盖江 苏、安徽和江西北部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偏小,且结构不够合理。从行业结构来 看,目前南京服务业仍是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新兴服务 业比重还是偏低。(2)现代服务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方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改进。比如,南京目前物流业的发 展就一定程度地存在缺乏统筹规划现象,像铁路、公路、邮 电、零售等许多企业,都在拟建自成体系的物流系统,但物 流行业的横向却缺乏归口协调。(3)专业性人才的有效供 给不足。目前,南京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 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业中心。南京足长江流域重要的 商品集散地,在商品贸易方面已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先 进制造业也达到了一定规模,因此,南京有条件成为覆盖 平并不高,服务能力单一或低下,还存在人才流失现象。 四、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南京现代服务业应该在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上加以 定位,在此基础上,将现代服务业的影响辐射到以南京为 中心的一个经济区域带。以现代服务业为着眼点,提升城 市的竞争地位。 1.积极推进科研服务和教育培训产业化。南京科技创 新活动一直较为活跃,但长期存在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 尴尬现象,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南京科技的扶持力度,促进 南京科技就地实现产业化。政府应牵头促使高校、科研机 构与高新企业合作,协助企业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 的高新技术产品,通过科研服务业这一桥梁把南京的科技 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继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中 心的扶持,使好的成果在南京落脚生根,改变以往“墙内开 花墙外香”的尴尬现象。 近年来,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得到快速发展,有英语培 训、计算机培训、考研辅导、注册会计师培训等。但目前教 育培训市场还很不规范,因此政府有必要规范该行业的运 营,加强对培训费用、师资力量、培训质量的监督。还要重 视对下岗再就业人员、技术密集型企业从业人员以及对城 市发展紧缺人才的培训。 2.高起点发展信息服务业和管理诲询业。南京以电子 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发展信 息服务业具有较好的基础和环境。当前政府应出台相关政 策,加大信息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国内外信息服 务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多方面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积极 培育有竞争实力的骨干信息服务企业,在人才、资金、税收 等方面给以优惠政策,加速资产优化、重组,实现投资主体 的多元化,使企业走上集约化、规模经营的路子。要将包括 软件服务业在内的信息服务业作为战略性行业来对待。 咨询业作为一种“超前”和“超人”的行业。南京的科研 教育实力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同时南京又是省会,具有得 天独厚的咨讯优先获取与发布优势,所有这些,都为南京 市高起点发展咨询业创造了条件。 3.平稳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对经济发展关联度 较大的产业,目前已是投资和消费热点。但由于房地产业 关系到国计民生。房价过高就会增加百姓的生活负担并抑 制其消费能力;如果由于投资过热导致房产泡沫,将会给 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规范房地产业市场的运作十分 必要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公司运作的监督管理,抑制一些 公司的不良炒作。 江苏、安徽、赣北地区的物流中心。重点发展高端物流,积 极发展第j方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提 供统一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人才引进和整合现有运输 企业和仓储企业、引导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同 时,南京物流业的发展还需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来宁开 展业务。 5.大力扶持会展业。南京及周边地区都是重要的制造 业基地,对会展业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南京会展业的档 次、知名度还不够高,缺乏专业会展公司、人才及品牌展 会。因此政府和行业自身需要通过~系列的宣传和策划来 提升南京会展业的形象。 6.建立国际知名的旅游和文化中心。南京具有厚重的 历史文化积淀,整个城市留下明初、清朝、太平天国、民国 时期一系列清晰烙印。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强对 风景区的综合管理,统一布局,将南京建成一流的中国优 秀旅游名城。并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和 支柱产业。同时,要对城市中心和外围地区布局进行合理 规划,加强环境保护,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南京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在演出 场馆等基础设施方面、市民文化艺术素养方面,南京与北 京、上海等城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此外,南京也缺乏具 有规模的娱乐中心。我们应该把文化娱乐业看成是能够产 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 7.拓展和完善社区服务业。由于居民生活的提高,对 各类社区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当前目标是推进社区服务 的社会化、专业化和正规化,通过必要的培训使得社区服 务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索质能够满足社会需要。还要积极探 索新型社区建设管理机制,以满足居民家庭需求为目标, 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全市各类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 和金融机构要通过优惠措施扶持社区服务性企业的运作。 参考文献: 1。欧新黔。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经济 出版社,2004。 2.程大林.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 策略.南京社会科学,2004,(5). 3.戴枫,陈怡,科学发展观与南京现代服务业研究. 现代管理科学.2005,(11). 作者简介:仲伟俊,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昊俊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07-08-29。 一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