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猫》评课记录

来源:汇智旅游网
《猫》评课记录

今天听了汪晓薇老师的《猫》这节示范课,听后感受颇深。《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汪老师根据教材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行了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她不但非常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十分重视朗读训练和挖掘教材的语言因素;不但让学生通过读书理解作者写了什么,而且更注重使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领悟作者怎样写和为什么这样写,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既切实有效,又情趣浓烈,在课堂中,学生们学得生动主动、轻松愉快。

这个课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一)整体感知,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汪老师引导学生在初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发现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两个句子──“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不过已经学会淘气”,然后顺势利导,通过“从哪里能体会出猫的性格古怪”和“老舍先生的小猫是怎样的更可爱呢”这些整体感知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逐步感悟、理解,从而逐步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即猫的性格特点。

(二)体悟情感,学习、品味语言文字

在《猫》这篇课文里,作者用朴实无华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贴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猫的种种惹人喜爱的神态举止,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汪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能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学习语言。譬如,汪老师使用不同方法、手段指导学生理解“屏息凝视”的词义,感受猫的尽职;将“小

梅花”和“小脚印”实行比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比喻使用的精妙。再如,汪老师在第一段教学中,紧紧抓住“吧、呀、呢”三个语气词,通过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实行去词比较、感情朗读、教师范读,以及在音乐背景下用简短的语言再现作者的相关生活情境,实行引读,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情境中反复品读、体味,使学生为之动心,并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

(三)使用多种方法,创设愉悦的学习气氛

在这课教学中,汪老师能着眼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发展,根据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恰当地使用猜谜游戏、字理解题、摹学猫叫、观赏图片、配乐引读,比较阅读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入文本情境,使学生如见猫形,如闻猫声,爱猫之情油不过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