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作用。 二、微生物与农业
三、农业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3. 重点和难点
重点:微生物的概念及作用。 难点:微生物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 微生物的形态
1、目的和要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
细菌:形状及大小;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群体形态;常见种类。 放线菌:形态;繁殖方式; 常见种类。 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真菌
酵母菌:形态结构;繁殖方式;菌落特征;代表种类。 霉菌和蕈菌:形态结构;繁殖方式;菌落特征;代表种类。 第三节 非细胞生物------病毒 病毒的一般属性;形态;噬菌体。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的细胞结构、真菌及噬菌体的繁殖方式。 难点:细菌的细胞结构。
第二章 微生物的营养
1、目的和要求:掌握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素
水分;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生长因子。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划分的依据;营养类型。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的条件;吸收方式。 第四节 培养基
培养基的类型;配制的原则。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难点: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第三章 微生物的代谢与生长
1、目的和要求:掌握微生物的主要产能方式、生长规律及影响微生物的环境因素。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光合磷酸化。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 第三节 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纯培养生长曲线;影响生长的环境因素。 难点:细菌的群体生长规律。
第四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目的和要求:了解微生物的与生物环境的关系、认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遗传与变异
遗传变异;微生物与遗传学研究。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突变与育种。 第三节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第四节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诱变育种、选种
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菌种的衰退与复壮;防止衰退的措施;菌种保藏。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诱变育种、菌种保藏和复壮 难点:。诱变育种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态
1、目的和要求
了解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认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动植物体上的微生物。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微生物间的关系;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关系。 第三节 微生物与物质转化 固氮作用;碳氮循环。 第四节 微生物与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概念;微生物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微生物与各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各土壤类型的成土过程。 难点:微生物与物质转化。
第六章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农药、肥料等方面的应用概况。
2、主要内容: 第一节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杀虫剂;抗生菌;抗生素。 第二节 微生物肥料与饲料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与特点;微生物饲料。 第三节 微生物能源
沼气发酵;其他微生物能源。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农用抗生素、微生物杀虫剂。 难点:生产及使用方法。
实验部分
实验一、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基本要求:掌握制备培养基的基本方法及灭菌技术。 重点:配料、灭菌锅的使用 难点:分装、高压灭菌。
实验二、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接种与培养) 基本要求:掌握试管斜面接种的方法、技术。 重点:器具的使用及操作方法。 难点:无菌操作。
实验三、简单染色及油镜的使用
基本要求:掌握简单染色方法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重点:制片、镜检。
难点:涂片、染色、油镜观察。
实验四、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基本要求: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方法。 重点:染色、脱色、观察。 难点:脱色的掌握。
实验五、霉菌形态的观察
基本要求:学会观察方法,了解几种霉菌的形态特征。 重点:观察。
难点:菌体各部位的确认。
实验六、酵母菌形态观察(死活鉴别)
基本要求:掌握观察及鉴别死活细胞的原理、方法。 重点:实验原理、方法。 难点: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实验七、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测微技术) 基本要求:掌握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方法。 重点:测微尺的使用。 难点:目镜测微尺的标定。
实验八、微生物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基本要求:掌握用血球计板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 重点:计数方法。 难点:血球计数板的使用。
三、有关说明部分
(一)、试卷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二)、考试样题
为便于考生审题和作答参考,我们根据该课的考核知识点和考核目标,特编制考试样题,现举例如下。
一、选择题
选择题在结构上包括题干和选项(备选答案)两部分。命题时,每题只能突出一个中心。题干应包含解题所必需的共同要素,并尽可能做到精炼、准确、清楚。选择要尽可能地简短,必要的叙述或相同的修饰语应全部置于题干中。备选答案中的正确答案,其正确性必须确凿无疑。
1、单项选择题
即几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正确,错选、多选或不选均无分,但不倒扣分。例如:
细菌的细胞核( B )。 A、为真核 B、为原核 C、有核仁 D、有核膜 二、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只是对某一概念或术语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简要说明,一般只给出基本定义即可,无需作展开说明。例如:
1、微生物肥料: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导致植物得到特定的肥料效应而促进植物生长或产量增加的一类生物制剂。
三、判断题
判断题不仅要判断问题的正误,还应说明判断的依据。例如: 1、微生物肥料能提高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
判断的依据:除固氮菌能增加氮素外,微生物肥料一般不能增加土壤中其它元素的含量,但能促进物质转化,提高有效养分的含量。
四、简答题
简答题的题意要清楚,要求要明白,文字要简扼,又不能遗漏解题所依据的必要条件。考生在审题作答时,只需全面准确地列出要点并作简要说明即可,无需展开论述。例如:
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生物病毒,亚病毒等;细胞生物中包括原核生物中的古细菌,真细菌等;真核生物中包括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真菌等。
五、论述题
在众多题型中,论述题所占分值较多,难度也较大,所命题目语意应十分清楚,题意不能含混不清 。考生在审明题意后,回答必须紧扣中心,正确论述。例如:
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举例说明微生物间、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答案提示: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特别是作为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对整个生物圈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互生 (2)共生 (3)寄生 (4)拮抗 (5) 捕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