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2016部编版)第16课《猫》精品同步测试(原卷版)

来源:汇智旅游网
.........

01 积累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1)它只是毫无生意地、_____(lǎn duò)地、郁闷地躺着。

(2)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_____ (zǔ mà)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3)三妹便_____ (sǒnɡ yǒnɡ)着她去拿一只来。

(4)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_____ (chéng ji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污涩 安祥 畏罪潜逃 B. 消耗 冤枉 怒气冲天 C. 虐待 怅然 提心掉胆 D. 蜷伏 乞丏 妄下断语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我们都喜欢逗它,我儿子拿被子当手绢盖在它身上,我妻子拿眼药瓶吸牛奶喂它。它呢,喜欢像婴儿.那样仰面躺着吃奶,吃得高兴时便用四只小毛腿抱着你的手,伸出柔软的、细砂纸似的小红舌头亲昵地舔.你的手指尖……这样,它长大了,成为我家中的一员,并有着为所欲为的权利——睡觉可以钻进任何人的被窝儿,吃饭可以跳到桌上,蹲在桌角,想吃什么就朝什么叫,哪怕最美味的一块鱼肚或鹅肝,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让给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逗(_____) 舔(______) ..

(2)“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文中的“为所欲为”的“为”意思应为(______) A.做 B.充当,当作 C.变成,成 D.是 (3)画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找出病因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描写) B.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抒情) C.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记叙)

D.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记叙)

5. 动物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仿照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从小猫的悲鸣中,我们读出被误解的凄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中的第三只猫被“我们”一家误解后蒙冤而死。在生活中我们也难免误解别人或被别 人误解,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呢?为此,班级开展了以“消除误解,真诚沟通”为主题 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来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人误解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够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 课内精读

阅读从“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至文章结尾,回答下列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7. 选文写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请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补充完整。 买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相大白 8. 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9.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0. 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心理变化?这一变化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03 拓展阅读

忠犬大黄 朱玲

一天半夜,正在熟睡的我被一阵剧烈的撞门声和狗的狂吠声吵醒,睡眼惺忪的我披衣下床,打开门。

一只棕黄色的大狗咬着我的裤管向外拖,这是邻居刘奶奶家的狗大黄。刘奶奶孀居多年,两个儿子一个在国外,一个在上海,接她去他们那儿住,刘奶奶不肯,坚持要独居。随着大黄的引领,我来到刘奶奶家里。躺在床上的刘奶奶脸色紫黑,头歪在一边,奄奄一息。我吓坏了,立即叫来老公,拨打120,救护车很快赶到,但是医生称是脑出血,回天无术。后来我打电话通知刘奶奶的两个儿子,前来料理丧事。大家的心思都在丧事上,没人注意到大黄。刘奶奶的儿子走之前,说是将大黄扔到乡下,由它自生自灭去吧。

可是那天晚上下班,我看到刘奶奶紧锁的家门前趴着大黄,我蹲下细瞧,大黄瘦多了。我不知道这么长的路程,大黄是如何认得路又如何跑来的。它该饿了吧?我到宠物店买了专门的狗粮。但是大黄一口没动。我走近大黄,抚摸它有些干枯的毛皮,我发现有泪溢出了它的眼眶。它是在悼念它的故主啊,我的心颤抖了,为一只狗的忠诚。

过了七八天,我看见那碗里的狗粮没了,心中一喜。大黄用软软的身体摩挲着我的腿,很是依恋,我把它带回家,我这个从来不正眼看狗的人对大黄却有了深深的挂念。大黄很爱干净,大小便都是到卫生间。渐渐地,我发现大黄身体发福了,我以为这是我饲养的功劳,很是沾沾自喜。有一天下班,我看见大黄一瘸一拐地跟着我,嘴里还流着血,血滴了一路,它的腹部有一个钢圈紧紧地卡着,勒得血迹斑斑。我猜测,可能有人把它当成流浪狗,想套去换钱。我心疼地抱着它,试图解开那钢圈。大黄似触电般拼命挣脱,可能是受惊了。老公说,到兽医站打点麻药,再慢慢解开。

我觉得言之有理,就去了兽医站。兽医手一摸说,这只狗快要临盆了。我大惊失色,医生打了麻药,用老虎钳仔细扳断钢圈,钢圈深深地嵌进肉里,大黄的腹部血肉模糊,我和医生双手沾满了大黄的鲜血,医生在伤口上涂上药粉。我回家买来骨头给大黄滋补身体。三天后,大黄趴在床肚下,辗转反侧,痛苦呻吟,不一会儿,一只只小狗就下来了,一连生了九只,我发现大黄刚有点愈合的伤口也被产痛挣裂开,渗出缕缕血丝。可怜的大黄啊。

我看大黄独自哺乳九只小狗,很是吃力,就和老公商量,把九只小狗送人。大黄像听懂我的话似的,时时刻刻警惕地看着我。终于趁大黄吃食时,我瞅准一个空当,将九只小狗装在早就准备好的纸箱内送到二桥一个熟识的理发店的老板,托他送人。

没有了小狗的大黄,神色戚然,泪水盈眶,我心中实在不忍,抱着大黄去那家理发店探望它的孩子。大黄与它的孩子搂作一团,喔喔地欢呼,我的眼眶有点湿润。短暂的团聚后,大黄咬着我的裤管示意离开,我千叮咛万嘱咐,要理发店老板务必找几个妥当的人家领养。大黄回家的第二天晚上,我没有看到大黄,一连很多天。一天早上,我去买早点,发现刘奶奶的门口卧着大黄,我见神色不对,一摸鼻息,已经香消玉殒了。

所谓的进食发福,原来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选自《意林》2016年第3期)

11. 根据下面的文字提示,补充完整故事的脉络。【概括故事情节】

引领邻居,救助主人→_____________→身体发福,快要临盘→____________________→告别孩子,追随主人

12. 文章前面说大黄对口粮“一口不动”,体型“瘦多了”;后面又说“碗里的狗粮没了”,它“身体发福”。这样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文意理解】 13. 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品析重点语句】

(1)一只棕黄色的大狗咬着我的裤管向外拖,这是邻居刘奶奶家的狗大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黄与它的孩子搂作一团,喔喔地欢呼,我的眼眶有点湿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读完全文,说说大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让人欣赏。【主人公形象】 15. 阅读下列材料,联系本文,你想对那些杀狗人士说些什么呢?【拓展延伸】

链接材料:《忠犬八公的故事》电影原型为一只名叫八公的秋田犬。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带到东京。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门口目送着上野秀三郎出门上班,然后傍晚时分便到附近的涩谷火车站迎接他下班回家。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并没有如往常般回到家中,他在大学里突然中风,抢救无效死了,再也没有回到那个火车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实地等着他。春夏秋冬,一直等到自己变老变弱,等了整整十年。 04 写作创新

16. 请运用寓情于物的写法,对你最喜欢的动物进行描写。(150字左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