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试题 绝对经典权威

来源:汇智旅游网


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二)

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二)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辨析题(10分)

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银行资本。 二、简答题

1、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13分) 2、简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12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论述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用总量平衡理论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政策选择。 西方经济学部分 简述题

四、假设一个只有家人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不考虑税收和价格因素,假设单位为亿美元。(1)分别计算该经济的IS曲线和LM曲线;(2)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15分)

五、假设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KαL1-α,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1)分别求出稳态水平的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收入水平y*;(2)据此说明储蓄率的外生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10分)

六、假设经济中的菲利普斯曲线πt=πt-1-0.5(u-0.06)。(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2)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10分) 七、运用供求均衡分析法说明销售税在市场双方之间的分配,并分析销售税对社会的经济福利的影响。(10分) 八、什么是帕累托最优?联系图形分析说明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是帕累托最优。(15分)

九、联系图形说明卡特尔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卡特尔组织的稳定问题。(15分)

09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回忆版

《微观经济学》(80分) 一、名词解释 1.劣等品 2.恩格尔曲线 3.风险溢价 4.规模报酬递增 二、简答题

1.画出无差异曲线

a.“没有一个打火机,香烟简直不算一种商品” b.“吃米饭和吃馒头同样能填饱肚子”

2.竞争性市场中厂商长期经济利润为零。因此,企业经营结果和企业家才能没有关系。试分析这一观点正确与否。

3.为什么说共有资源会产生无效率的结果 三、计算题

1.效用函数为u(w)=lnw,猜硬币的正反面,如果正面朝上的概率为π,用x元押正面朝上,押中则财富为w+x,没押中则财富为w-x,问 (1)用π的函数来表示最优的x。

(2)如果π=1/2,x等于多少?这说明什么? 2.简述上策和纳什均衡。分析下表中的均衡策略 乙厂商 合作 不合作 甲厂商

合作 (7,7) (5,9) 不合作 (9,5) (6,6)

四、分析题

1.如果政府想增加农民的收入,为什么支持价格、限耕方案没有直接发钱给农民好? 2.如果采用贸易保护政策,进口配额和关税哪一种方案好?

《宏观经济学》 五、名词解释 1、持久收入假说 2、非自愿失业 3、利率平价

4、扩张型财政政策对投资的挤出

六、简答题

1.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是鼓励国民储蓄。试用索洛模型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2.假设中国和美国都处在恶性通货膨胀中,中国的名义利率为12%,美国的名义利率为18%,两国的实际利率相同。问:

(1)根据费雪方程式,计算两国的预期通货膨胀。 (2)假如购买力平价成立,两国的汇率会有什么变化。

(3)如果中国是一个大型开放经济,画图说明(2)中结果对中国净出口和产出的影响,并与小型开放经济的情况比较。

3.凯恩斯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真实经济周期学派分别认为经济周期的原因是什么,对经济政策有何建议。

七、计算题

1.C=0.75(Y-T)+120 I=500-4000r G=T=48

货币交易需求:L1=0.25Y 货币投机需求:L2=268-1000r Y=1.664N,N是就业量

已知货币供给M=500,充分就业时Yf=1248。问:

(1) 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就业市场能否同时达到均衡? (2) 充分就业时的就业量为多少?

2.一国的产出为Y=5L。其效用函数为ln(c+0.4g)+ln(1-2l),其中g为政府购买,面临的预算约束是税收t=0.1,l为劳动的小时数。问: (1)国民面临的预算约束。 (2)计算c和l。

(3)如果增加g,令g=0.2,c和l有什么变化。

八、分析题

有些国家富裕有些国家贫穷,用增长理论分析国家富裕和贫穷的原因。

2005年经济学二试题(记忆版)

一 辨析题(15分)

资本的一般属性表明资本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性。

2 建树企业制度演进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其特征。

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试论当前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2 试以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来分析促进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的互动关系。

西方经济学部分

四 运用蒙代尔—菲莱明模型说明在浮动汇率和基本完全流动下的货币政策的效率。(15分)

五 证明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政府预算平衡约束下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1。(10分)

六 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不同要素数量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5分)

七 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并利用它解释滞胀。(20分)

八 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15分)

西南财经大学本校考题库

本套资料是西财历年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考试中汇总来的题目,对西财经济一和二研究生入学考试有重要参考依据,每年在这份资料里面,都有重复考题,请大家认真复习。 说明:

\"C”代表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如:杨伯华缪一德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第二 版中。 C2 表示:第2页

\"P”代表由人大出版、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共上下册) 如: P2 表示:第2页 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 导言 题目:

1.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及其作用?利用其分析经济率低的原因。 C7 2.利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边际收益递减速规律与相对成本递增规律。 C9 3.什么是经济资源?C3如何理解资源的稀缺性? C8 4.什么是选择成本?为什么进行经济选择? C9 5.利用生产可能性边界分析“有无免费的午餐”? C9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理论

注意:有关弹性和税收负担容易出计算题。 题目:

1.什么是需求量?它主要受那些因素影响? P20 2.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原因?(结合图形分析,效用论中分析)P21 3.什么是供给量?它受那些因素影响? P23 4.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具体原因?(完全竞争中分析)或者为什么供给曲线一般是向上方倾斜?(结合图分

析) P25

5.什么是供求均衡?C38供求均衡是如何实现的?C39实现均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C40、P26

6.需求的运动与需求量的运动有何不同? P28 7.供给的运动与供给量的运动有何不同? P29 8.什么是需求弹性?P36它受那些因素的影响?P47它与收益的关系如何? P4 9.什么是恩格尔定律? P54 10.运用均衡分析说明税收负担和归宿? P52, C42

11.限制城市房租的利与弊? P55、C45

12.如何解释“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 P55 13.什么是支持价格?举例说明支持价格利与弊?P57, C43 (03年经济二考题)

14.什么是限制价格?举例说明限制价格利与弊? P57, C44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注意:有关消费者的均衡容易出计算题。 题目:

1.什么是效用、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P69 2.什么是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P70

3.简述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间的关系? P71

4.试用边际分析法说明需求规律? C56, P76 5.试用边际分析法说明消费者剩余? C56, P76 6.如何用基数理论推导出需求曲线? C56 7.什么是消费者剩余?作图并说明?(往年考题) P78

8.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有那些特点?(02年经济学二) P81, C61 9.为什么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P83 10.什么是消费预算线?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是如何移动消费预算线的? P87 11.联系图形说明消费者均衡是如何实现的?(往年考题) P89 12.如何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P90

13.什么是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P96, C75, C76 14.试用价格效应解释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是负相关的? P99 15.试用价格效应解释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正相关的? P99 16.为什么在消费过程中呈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呢? P72 17.简述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及原因? P84 18.简述消费者均衡的实现过程。 C55 19.简述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三种组合。 C77 20.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

21.分别用图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进一步说明三类物品的需求曲线特征。 P96, P100

第四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题目:

1.什么是生产、生产函数? P125, C80 2.如何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P129, C84 3.画图并分析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C86

4.厂商的经济投入区间在那里?如何理解经济投入区间? P133, P131 5.什么是等产量曲线?它具有那些特征? P135, C91 6.如何理解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P137 7.什么是等成本线? P139

8.什么是最佳要素组合原则?如何理解?什么是最佳要素组合? P141、C94 9.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如何实现最大产量要素组合的? P140 10.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如何实现最小成本要素组合的? P143 11.当企业处于MRTSlk 〉W/R或MRTS1k〈 W / R时,企业如何调整劳动资本投入量, 以达最优要素组合? P142

12.利用产量扩张型模型,可以考察劳动还是资密型生产? P146, C97 13.什么是规模经济和规模损失?形成原因有那些? P146, C103 14.分析说明规模报酬变化的一般趋势?(往年考题)

15.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成因? C103 16.什么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 C102 17.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递减速规律异同?(03年经济学一) P149 18.什么是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 P155 19.区分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 P163 20.为什么MC曲线呈U形?为什么SAC, SAVC曲线呈U形? P164

21.简述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变动成本、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用图说明:P168) 22.如何理解短期成本与短期产量的关系? 23.如何理解STC成LTC之间的关系?P170

24.简述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往年考题) P174, C110 25.如何理解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26.试说明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的关系?(往年考题) C111 27.为什么长期平均成本呈U形? P175 28.LMC为什么呈U形?SMC与LMC之间的关系? P177

29.在短期内厂商一定是在边际成本MC不仅递增而且还大于或等于平均G变成本AVC 的阶段进行生产。

30.试说明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的关系。(往年考题) C111 31.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 L64 答: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以后再递减。而对于任何两个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而言,只要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就把平均产量拉下来,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就把平均产量拉上去。

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必然达到其本身的最大值点。而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C曲线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所以,AC曲线也必然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且两曲线必然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 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的。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提高,叫做规模经济。当企业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叫做规模不经济。长期生的的规模报酬作用是引起规模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决定了长期成本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待征。 32.什么是规模经济?并以汽车工业为例,结合我国的情况来说明规模经名 的重要性。

答:1、简答规模经济的定义。2,规模经济被称为汽车工业的灵魂,答案很简单,所谓规模经济,包括整车、零部件、销售、产品开发等在内,整车能力达到后,零部件由于厂点分散、投资不足、技术未达标等原因,远远达不到自身的最低规模经济要求,因此成本降不下来,价格居高不下,这没包括产品开发等其他规模经济因素。汽车工业实行规模经济是一套严谨的工程理论,核心是固定资产的不分割性。中国汽车工业近10年的发展表明,规模经济基本上都是成功的,没有规模经济的几乎没有一家是成功的。 33、为什么说扩展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点?

答: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函数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会发生平行移动,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也会发生平移。这样不同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等成本曲线相切所形成的切点即生产的均衡点。它表示当生产的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企业便会沿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注意:有关道格拉斯函数。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题目:

1.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P189, C115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为什么厂商是一个价格接受者?C121(01年) 3.如何理解完全竞争厂商需求与市场需求?P190

4.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AR, MR, d是重叠的? P191、P192 5.为什么说MR=MC是厂商利润最大化决策条件?(02年经济二) P193、C119 6.完全竞争短期均衡有那些情形?其短期供给曲线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P196 7.简述短期厂商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的关系? (03年经济学二) P200 8.分析和说竞争性厂商和行业短期供给曲线。(03年经济学一)

9.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怎样实现的?如何理解? P202, C126 10.完全竞争效率优势? P202、C127 11.用图推导(三)长期供给曲线? P204 12.垄断基本成因? (01年) P217 13.垄断的损失?为什么垄断缺乏效率?(04年经济学一)

14.为什么产品差别既产生竞争以产生垄断? P230

15.完全垄断厂商需求和收益的关系? P127、C129 16.说明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市场不存在有规律的供给曲线的原因? P221 C133 17.什么是价格歧视?有哪些类型? P224, C137 18.什么是产品差别?形成产品差别的主要方式? P229

19.说明垄断竞争广商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并进一步说明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形成 及条件? P230

20.寡头市场有那些特征?形成原因? P237, C117 21.用寡头模型说明价格的粘性? (03年经济学二) P242, C147 22.用折弯的需求曲线解释寡头市场的价格粘性? P242

23.作图并说明卡特尔定价模型?(99年) P247, C144 24.联系图形说明卡特尔模型主要内容,并分析卡特尔组织的内在不稳定性? (04年经济学二) P247

25.比较分析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的经济效率? P248、C136 26.简述折弯的需求曲线。 P242

27.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如何实现的,为什么说他达到了最优的效率?C127(02年经济学一)

28.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导致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L10:

29.为什么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解释TR曲线,AR曲线MR曲线特征及相互关系。 P217 30.作图简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实现的条件,并推导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笼 期供给曲线。

第六章要素价格理论 题目

1.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2.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个人最优储蓄决策,并说明利率对储蓄的影响?P305,P206(2004年)

第七章帕累托效率与市场失灵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都是重点考察范围,且易出大题。 题目

1.如何理解完全竞争市场是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的?C192, P359 答:本题关键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的3个条件(注意概念解释)

2.什么是外部性?什么是市场失灵?为什么外部性会造成市场失灵?P380, P374、P381、C208(2001年考题) 3.外部影响存在的原因及解决办法?P381

4.为什么外部性会导致竞争市场上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P381(2004年) 5.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那些特征?为什么市场不能解决公共产品的供 给问题?P386, C213(2002年经济学二考题)

6.为什么市场不能有效供给公共物品?P386(1999年考题) 7.为什么公共物品会导致市场失灵?C216

8.为什么公共物品通常由政府供给?P388, C217

9.联系信息不对称中的逆向选择理论说明劳动力市场上逆向选择;并分析教育 信号克服这种逆向选择中的重要作用。(2004年经济学二考题)

10.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并说明固定工资、奖金 和期权等报酬制度在激励效果上的差异?(2004年经济学一考题) 11.什么是帕累托效率?实现的条件?P345, P358 12.科斯定理基本内容。C210

13.简述自然垄断成因和管理,为什么会导致市场失灵?C194, C196 14.何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C200 15.信息不对称如何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 16.如何纠正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失当?P381 17.简述市场失灵类型。

18.垄断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即竞争与垄断比较分析,评价垄断)

第八章国民产出和国民收入核算 题目

1.如何理解GDP?P414, C236

2.运用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恒等关系式,说明社会总需求的内容?P417

3.收入和支出恒等式是否表明实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若不是,如何解释核算恒等关系? 4.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P423 注意:有关国民收入核算易出计算题。

第九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题目:

1.结合图形说明两部门均衡收入决定的模型和失衡的调节过程?P433 C253 C256 2.用线性消费方程并结合图形说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P436 3.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的内容是什么?P435, C250 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P438

5.绝对收入假定、相对收入假定,持久收入假定如何解释长期消费倾向) 定的?P443

6.自主消费和自主投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公式和图形说明二部门! 均衡收入如何改变?P446

7.说明乘数推导过程和局限性?P263, C258 8.平衡预算乘数原理内容?C265

9.什么是自发支出乘数?它受那些因素影响?C261

10.什么是投资乘数?投资乘数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C265

11.分析二部门经济中储蓄函数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 P448 (2003年考题)

12.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系统对你的(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有何影响。 第+章扩大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注意: 本章是西财历年重点考查对象,一定认真复习。 题目:

1.说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依存关系? P471 2.资本边际效率及其决定因素有那些? P475 3.IS曲线的推导过程? C281 4. LM曲线的推导过程? C297 5.简述货币创造乘数极其影响因素? L223 答:货币创造是指由银行系统之间转帐结算造成的在原始存款基础上形成的派生存款。货币创造乘数就是由银行系统创造的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的比例,影响该乘数的因素主要有:(1)法定准备金率;(2)现金漏损率,即客产从银行现金造成一部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3)分析政府实施紧缩政策的结果和引起的经济调整过程持有的存款准备金总是会高于法定准备金;(4)定期存款准备率。 6.货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 P485, C283 7.利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效性。 P481 8.税率增加如何影响is曲线、均衡收入、和利率? P483 9.说明凯恩思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01年考题) P485 10.流动性陷阱及其经济政策意义?(考题) P487 11.为什么凯恩思认为货币政策对摆脱衰退无效的?(99年) P495 12.说明IS-LM模型中非均衡点的调整过程? P499 13.利用IS-LM模型分析政府实施紧缩政策的结果和引起的经济调整过程。 P499 14.当货币供应量既定时,收入变动对投机性需求和均衡利率有何影响?

15.利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2003年经济学一) P501 16.利用IS-LM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效果? P501 17.做图分析宏观财政政策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P517 18.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不是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C271、C541

19.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P542 20.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00,02年考题) C270 21.平衡预算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按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两种:(1)年度平衡预算要求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2)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功能财政思想则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可根据反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可见,功能财政思想是对平衡预算财政思想的否定。两者区别在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以追求政府收支平衡为目标,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的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才是最终目标。 22.分析商业银行货币创造所需要的条件?(考题) P551, L223 23.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那些变量有关系?(考题) C262 24.说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调节的主要手段? (2002年经济学二) C295 25.讨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条件及效能? P553 26.什么是公共市场操作?这一政策有那些优点? P555 27.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有那些?并分析他们影响总需求的基本机制? C307, L269(2001年考题)

28.简述宏观财政政策负效应。 C270 29.简要说明财政政策可能产生的时滞效应、通货膨胀效应、挤出效应。99年) C270( *30.简述is曲线向右移动调整的过程。 C306 P433 *31.简述LM曲线向右移动调整过程。 C307 *32.简述is曲线和LM曲线的弹性及政策含义。 C308 33.简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P522, C270

34.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的发生机制是什么?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哪些主素。 P517 35.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的理论依据与内容,对分析与解决我国改革中出现的下岗问题有何 参考价值。 答:

1.收入政策是限制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增长率,使之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相适应,从而限制物价上涨的政策。又称工资与物价管制政策。 理论基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 政策内容:主要从工人工资方面进行控制。

具体措施:1.实行工资物价管制 2.工资物价指导线。 3.企业和工会签定工资一物价协议 4.税收控制物价和工资。

2.人力政策也叫劳工市场政策,是针对“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解决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矛盾,增进就业机会的政策。

理论基础: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性失业。 政策内容:采取消除劳动力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差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来消除失业

中的结构性失业。

具体政策:劳动力的再培训。发展职业介绍事业。增进劳动力的流动性。发展劳动密集部门和企业。

36.简述LM曲线的三个区间。 C308

第十一章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注意:汇率方面的知识点要了解一下。 题目:

1.比较IS-LM与AD-AS模型?

2.价格水平的变化如何导致总支出水平的变化?

3.运用AD-AS模型分析说明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04年) 4.运用AD-AS模型分析说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5.总需求主要包括那些内容,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也是负相关的?(04年) 6.简述宏观经济短期稳定的含义?(00年)

7.试推导短期供给曲线并指出其政策含义。 P582, P586 8.简述扩张性财政政策对需求曲线的影响。 P589

第十二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题目:

1.说明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原因。 C319 2.说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基本要点。 C323 3.说明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原因? C324 4.说明通货膨胀的持续。 P690 5.简述通货膨胀的各种效应? P691 6.画出菲力朴斯曲线,并说明其政策含义。(03年经济学二) P697 7.有那些应付通货膨胀的政策? P706 8.如何理解自然失业率、失业的影响? C317 9.分别说明凯恩思主义、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的反通货膨胀, 滞胀的政策要点。 C336

第+三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题目:

1.什么是产出缺口?他是如何形成的? C345 2.什么是经济增长?他有哪些源泉? C347 3.简述周期的乘数一加速数模型主要内容。 P659 4.为什么哈罗德增长模型是一种“刀锋式”均衡增长模型? C369

下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试用教材为刘诗白的2003年8月第一版2003年

月第一次印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用教材为刘诗白主编2005年最新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导论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P2-3 2.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00年考题) P7

第一章商品货币 题目:

1.试述劳动生产率与价值的关系? P23 2.为什么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P24 3.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 P28 4.简述“1只绵羊=2把斧子”经济含义。 P25 5.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6.简述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形式。 P36, P161、P238 7.按生产要素分配违背劳动价值论。(01年) P42 8.怎样理解商品二因素? P19-20 9.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怎样?(00年) P21 10.怎样理解“认识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1.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的价值量有何影响。 P23

1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他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13.什么是价值规律?它有那些作用? P35-36 14.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偏离违背了价值规律。(2004年经济学二) P36 15.一种劳动能否创造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P39 16.简述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之间的关系。 P41 17.为什么价值量的增加与财富量的增加并不是对应的? P42 18.谈谈劳动价值论在当前的深化与发展。(04年经济学二) P44 19.试以商品内在矛盾化分析货币的起源。(04年经济学一)

20.为什么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P20 (03年经济学一)

21.简述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99年考题) P23 22.服务(劳动)不能创造价值 P39 23.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01年考题)

第二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题目:

1.简述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关系。或简述货币与资本的区别。或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P46 2.为什么G——w——G’是资本总公式? P47

3.简述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的特殊性。 P48-49 4.试述资本总公式及其解决。 P46-49 5.试述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 P47-49

6.怎样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P48 (02年经济学二) 7.试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统一。 P51 8.用劳动二重性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P51 9.简述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P61 答:

1)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形式,是个别资本家创造的个别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逐的直接目的,相对剩余价值是追逐这一目的的直接结果。 3)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现实。

的生产过程中表现为: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最终变为相对剩余价值。 10.简述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生产的关系。 P61 11.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新特点。 P53 12.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依据及意义。 P54 13.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或价值。 P64 14.简述资本的本质。P54-55

1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的? P59, P60 16.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工资本质?如何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工资制度的变化。 P67 17.怎样认识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属性。 P55 18.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巨额利润不是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 P62 19.怎样看待人力也是一种资本。

第三章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一、考题荟萃

1.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有什么意义?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统一。 P79、P80 2.怎样从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理解资本积累的实质。P81 3.简述资本积累的原因。 P81 4.简述影响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 P82 5.简述资本积聚与集中的关系。 P85-86 6.简述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 P84-85 7.相对过剩人口怎样形成?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8.试述失业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经济现象。 P88 9.区分资本积累所导致贫困与今天中国贫困。

10.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1.资本集中是资本积聚的结果。(04年经济学一) 12.简述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区别。(00年)

第四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 题目:

1.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那些阶段?采取哪些形式?有几个循环形态?

P102 简述实现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是什么?P104(2003年经济学一)

2.论述产业资本是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 P102-104 3.简述资本循环与周转的关系。 P105 4.简述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 P113 5.简述加速资本周转的途径。 P114

6.简述影响资本周转的速度因素。 P106, P108、P112 7.试述周转速度对生产的影响。

8.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9.简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00, 02年考题) P110

10.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对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有何现实意义。(99年考题) 11.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侧重点及关系。(03年经济学二) 12.简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00年考题)

13.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 题目:

1.简述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 P118 2.如何看待两大部类划分与三次产业划分的关系。 P123 3.简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004年经济学二考题) 4.简述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P139 5.简述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P136

6.如何理解固定资产更新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P149 (2004年经济学一 考题)

7.简述经济危机可能性与现实性。 P142—143

8.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如何揭示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02年经济学一) 9.简述内含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关系。 P133

第六章 题目:

1.简述成本价格范畴重要意义。 P155 2.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的。 P155 3.简述m与Pi m,与P‘的关系。 P155 4.简述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P157 5.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 P157-158 6.简述平均利润学说重要意义。 P160 7.价值转化生产价格否定了价值规律。 P161-162 8.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P159 9.怎样认识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 P164-165 10.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

11.简述商业资本的作用。 P168 12.什么是商业资本?商业资本来源和获得途径? 13.怎样认识商业资本周转的作用?P173

14.怎样认识第二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P164 15.决定和影响利润变动的因素有那些?(00年考题)

第七章信用、银行、虚拟资本 题目:

1.简述利息的本质。 P177 2.简述利息是剩余价值特殊转化形态。 P177 3.分析信用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P182 4.为什么银行资本能获得平均利润? P184-186 5.股票价格是其面什的货币表现。 P189-190 6.试述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 P196-197 7.试述虚拟资本的作用。 P198-199 8.借贷资本是怎样形成的? P176-177 9.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各有什么特点? P179-180 10.银行是怎样产生的?银行体系包括什么主要内容? P183, P187 11.试述信用制度与股份公司的关系。 P188

12.试述证券市场与借贷市场区别与一致性。 13.试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关系。P194

14.简述借贷资本运动公式G-G-W{A, Pm...... P...... W' -G' -G'经济内容。(01年考题)

15.为什么借贷利息不能相当于全部的平均利润。(2002年经济学二考题)

第八章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题目:

1.简述资本主义所有制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区别。 (00年政经考题) P204 2.解释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P206 3.简述农业超额利润与工业超额利润不同。 P206 4.为什么农产品按价值出售? P208 5.如何理解产权,这与所有权关系怎样? P202-203 6.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与条件。 7.简述资本主义地租和封建地租区别。

第九章资本社会化与国内垄断 题目:

1.简述竞争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完善的作用。 P227 2.试述竞争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P227-228 3.简述竞争都是有利的。 P227-228 4.简述有效竞争的具体含义。 P246 5.垄断是如何形成的? P229-231 6.垄断为什么消除了竞争? (01年考题) P239 7.分析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P239-240 8.论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局限性。 P267 9.垄断价格的形成违背了价值规律。 P238-239 10.什么是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P238 11.垄断竞争的特殊性是什么? P239-240 12.政府实现有效竞争的公共政策有哪些? P245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原因? P247, P250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本形成。 P252 15.国有企业类型,建立基本途径。 P252-253 16.国私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类型。 P255

17.市场调节局限和国家干预目标。 P257, P260 18.国家调节经济主要手段有那些? P260-263 19.西方国家计划特点。 P264 20.国家垄断实质。 P265 21.论述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的关系。 P266 22.简述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垄断的原因。

第十章 资本国际化与世界市场 题目:

1.简述货币资本与借贷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P274 2.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原因。 P274 3.简述战后资本输出增长的基本原因。 P276 4.资本输出的本质? P279 5.试述国民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P296 6.经济全球化概念、内容、特征。 P280 7.经济全球化性质、后果。 P308 8.简述当代资本国际化的本质。(98年考题)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题目:

1.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含义。 P13 2.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 P13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规定性、依据、意义。 P27-29 4.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P31-32 5. 阐述基本经济制度、内容、依据。 P35 6. 股份制的作用。 P38

7. 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 P37, P40

8. 如何深化控制力?如何认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P40

9.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经济关系?(2003年经济学二考题) 10.我国为什么实行这样分配制度?P45

11.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结构制度。 P45, P47, P48(内容、理由、方式) 1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经济制度。(内容、原因、实现形式) 13.怎样理解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1999年考题)

14.试述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0年考题) 15.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

16.简述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分配形式。 P47 17.谈谈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认识。 P37 18.国有经济控制力三个方面的内涵。 P11 19.简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P15-18 20.为什么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 P37-38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目:

1.简述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P66 2.资源配置与合理资源配置。 P52 3.简述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的优缺点。 P56 4.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 P65 5.论述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要性。 P67-73 6.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鲜明特征。 P76 7.试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P81-83 8.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要素。

9.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003年经济学一考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 题目:

1.阐述微观基础基本特征。 P97-98 2.简述什么是产权及其特征。 P99

3.论述产权界定是形成微观基础的条件。 P99, 100,122 4.简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 P109

5.阐述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P110,111,112 6.试分析个人消费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P113, 114 7.试分析中国农产经营的利弊,应如何改进?

8.为什么说理顺产权关系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02年经济一)

第四章 市场机制与市场体系 题目:

1.简述市场经济运行流程。 P127 2.阐述市场体系的特征。 P134-136 3.简述垄断和竞争的效率比较。 P151 4.论述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健全的两个重点。 P140 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主要功能。(99年考题)

6.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P126 7.法律中政府的作用? P149

第五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题目:

1.简述GNP与GDP的区别与联系。 P154 2.为什么要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P158 3.简述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P159

4.如何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内涵。 P170,171,172 5.改革中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P174,175,176 6.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及政府在个人分配中的作用。 P160 7.简述社会保障制度功能。 P178,180 8.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P148

9.简述社会保险基本特征。 P181,182 10.如何完善现行的保障制度? P188

11.试分析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04年经济一)

第六章 题目:

1.马克思如何分析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P194 2.分析消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P198 3.影响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P203 4.论述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P207 5.如何理解广义消费水平的内涵。 P214 6.如何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方式? P217 7.影响供给因素有哪些?

第七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题目:

1.简述对外贸易概念与作用、发展战略。 P241,245 2.简述引进外资的意义、原则、形式。(03年经济学一考题) 3.简述引进技术的形式及坚持的原则。 P254 4.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发展的因素。 P225 5.简述国际经济竞争的含义及特点。 P232 6.简述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中的变化。 P236 7.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因素。 P239 8.试说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发展内在要求。

第八章 宏观经济与调控 题目:

1.简述社会总供给及影响因素。 P262,265 2.简述社会总需求及影响因素。 P263,267 3.阐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 P267 4.简述社会总供求失衡表现形式。 P270 5.简述失业形式及我国失业的原因。 P272,273 6.简述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P274,276 7.简述通缩及原因、影响。 P278 8.论述政府介入市场的必要性。 P280 9.简述政府经济职能。 P281 10.简述宏观调控目标、方式、手段。 11.试述我国宏观调控。

12.简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结合方式。

13.试述社会主义宏砚经济调控基本目标及调控。(00,99,04年) 14.简述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具体目标。(O1年考题)

第九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题目:

1.简述经济增长及影响因素。 P297, 298 2.简述经济增长方式、含义、类型及其转变含义。 P302

3.论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P302,305 4.简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99考题)

5.简述二元经济结构的新特点。 P312 6.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 P314 7.简述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P326 8.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处理的关系。 P329 9.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如何实现? P336 10.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及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 1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04年经济一考题)

12.试论述当前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

附件:

西南财经大学中文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试行)

(2008年版)

一、A级学术期刊 A1级:(3)

《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 A2级:(11) 《法学研究》、《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数学学报》

《计算机学报》、《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经济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

二、B级学术期刊 B1级:(82)

经济学:(4)

《宏观经济研究》、《当代经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南开经济研究》

管理学:(4)

《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南开管理评论》、《系统工程理论与

实践》 金融学:(3)

《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投资研究》 保险学:(2)

《保险研究》、《中国社会保障》 会计学:(3)

《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 统计学:(3)

《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

世界经济学与贸易经济学:(3)

《世界经济》、《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 财政学与税收学:(3)

《财政研究》、《税务研究》、《国有资产管理》

公共管理学:(3)

《政治学研究》、《中国劳动》、《中国行政管理》 法学学:(3)

《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法学家》

人口学:(3)

《人口研究》、《人口学刊》、《中国人口科学》

经济信息与系统工程:(2)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 计算机科学:(3)

《电子学报》、《计算机科学》、《软件学报》

马克思主义学:(3)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数学:(3)

《应用数学学报》、《数学年刊》、《计算数学》

中国语言学与新闻、传播学:(3)

《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新闻与传播研究》

外国语言学:(3)

《现代外语》、《外国语》、《中国翻译》

综合性及其他:(21)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改革》、《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消费经济》 《旅游学刊》、《学术月刊》、《中国软科学》、《运筹学报》《科研管理》 《高校理论战线》、《高等教育研究》、《中国体育科技》、《中国体育科学》

《中国图书馆学报》、《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 《经济日报》(理论版) 高校学报:(10)

北京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

复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南开学报、清华大学学报

B2级:

B2级学术期刊为A1、A2、B1类所列期刊之外,进入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期刊。

三、C级学术期刊

C级学术期刊为未列入上述A1、A2、B1、B2级,但公开出版发行,有CN、ISSN刊号的中文学术期刊。

2010考生常见问题汇总

官方答考生问:点击进入

1、西财的哪些专业的初试的参考书目是一样的,分别都考经济学/管理学?

西南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以下专业初试的参考书目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大家如果在报考以下专业时,在论坛看到相应专业的初试复习经验,都是可以借鉴的,财大初试的参考书目基本上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初试的试卷上是没有区别的:(经济类的初试考试专业课的科目又分为经济学一和经济学二,下面再介绍)

经济学涵盖科目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法律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流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保险学、消费经济学、金融贸易电子商务、体育经济与管理、数理金融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劳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公共经济制度与政策、社会经济学

管理学涵盖科目有: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管理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经济信息技术及管理、商务智能、社会保障、运筹学与企业管理决策、媒体经营管理

2、经济学的初试参考书目那么多,应该看哪些?

西财经济学分为经济学一和经济学二,经济学一是指政治经济学90分+西方经济学60分,经济学而2是指政治经济学75分+西方经济学75分

西财列了一堆教材,其实是在跟外校的同学玩信息不对称,先把大家吓到,实际上根本不用看那么多,那些书是所有方向初试加复试的所有参考书,当然多了!

首先,官方网站上面指定的初试参考书目(以09年为参考,一般参考书目很少变化)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刘诗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刘诗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政治经济学》 逢锦聚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 曾志远、刘书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高鸿业 下册) 《微观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吴开超 《宏观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其余列出来的教材均为各个专业的复试教材。

在初试的复习中,官方教材大家只需要看这5本就行了: 刘诗白《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

刘诗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刘诗白主编的新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是将这两本合在了一起,现在新出来的是合在一起的政治经济学,在10年的指定参考书目未出来以前,大家以09年的参考书目为准)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吴开超 张树民《微观经济学》

补充参考资料:(以下推荐教材不是必备,仅作补充参考,因为以下大部分的内容是中级教程的内容,考研涉及很少)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文版本

(财大经济学基地班本科教材,本书内容比较简单易懂,对于跨专业的同学可以参考下)

2、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有关“禀赋”的概念,本书写得比较清楚) 3、张树民《中级微观经济学》

西财宏观、微观复习提示:

1、财大微观的传统重点在市场失灵,四种市场失灵必须全部掌握,基本上每年必考。08年考了“外部性”,总结市场失灵不推荐高鸿业的书,最好的参考资料就是张树民的《微观经济学》,总结得很清楚,很有条理,一定要总结出一个自己的大综合版本出来 2、财大宏观的出题老师应该是曾志远老师,03年和08年的笔记比较有参考价值,或者参考曾志远的本科笔记宏观部分(论坛上面有图片版的)。

附:招生简章里的指定参考书:(括号里是说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刘诗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必备,哪个版本都行,最好是最新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刘诗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必备,哪个版本都行,最好是最新的)

《政治经济学》 逢锦聚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仅仅建议考经济学1的同学购买作为参考,但是还是以西财版的为主)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下册)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本书是经典教材,西经的复习应该以本书为核心)

《微观经济学》吴开超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吴开超和张树民合编,应该也是出题老师,必须有,市场失灵写得很好)

《宏观经济学》 曾志远、刘书祥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还没有出版)

3.经济学一和二各是什么意思?

801经济学一(理论经济学)和802经济学二(应用经济学)是经济学两个分支,各有侧重。但总的说来,经济学一、二的差别比较小:经济学一包含政治经济学60%,西方经济学40%;经济学二包含政治经济学50%,西方经济学50%。

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逄锦聚的教材是将两个部分合为一本书,取名《政治经济学》,财大指定的参考书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是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就是社会主义部分),财大最新出版的教材将两本书又合并为了一本,也叫《政治经济学》,考研以列出来的参考书目为主。 初试考经济学一的专业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法律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考经济学二的专业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流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税收学、保险学、消费经济学、金融贸易电子商务、体育经济与管理、数理金融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劳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公共经济制度与政策、社会经济学

4.有关辅导班的问题:

经济学的初试试卷是由经济学院的老师命题,经济学院每年8月都会面向社会举办经济学知识讲习班,主要的内容就是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因此和考研要复习的内容是很接近的,这个经济学讲习班就是我们通常所讲到的财大的经济学辅导班。

很多同学会问,参加辅导班到底有用没,我个人是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首先,命题的学院是经济学院,参加授课的老师应该都是现在活跃在学院的中坚力量,部分老师可能就是直接参与命题的老师,他们在课上所讲授的内容可能就是他们认为的重点或者说难点,至少能够给你在复习中指明一些方向;其次,辅导班的内容是我们直接从官方能够得到的仅次于历年真题的第2份权威信息,除此以外(即暑期讲习班内容和历年真题)的其他任何资料都是出售者自己总结的资料。

管理学辅导班已经停办很多年,目前市场上的任何有关管理学的资料应该都是学生自己总结的。大家斟酌购买市面上的资料。

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二)

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经济学(二)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辨析题(10分)

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银行资本。 二、简答题

1、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什么特点?(13分) 2、简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12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论述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用总量平衡理论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政策选择。 西方经济学部分 简述题

四、假设一个只有家人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不考虑税收和价格因素,假设单位为亿美元。(1)分别计算该经济的IS曲线和LM曲线;(2)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15分)

五、假设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KαL1-α,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1)分别求出稳态水平的人均资本存量K*和人均收入水平y*;(2)据此说明储蓄率的外生变化对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10分)

六、假设经济中的菲利普斯曲线πt=πt-1-0.5(u-0.06)。(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2)为使通货膨胀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10分) 七、运用供求均衡分析法说明销售税在市场双方之间的分配,并分析销售税对社会的经济福利的影响。(10分) 八、什么是帕累托最优?联系图形分析说明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状态是帕累托最优。(15分)

九、联系图形说明卡特尔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卡特尔组织的稳定问题。(15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