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二、 工程概况
2.1路基工程:本工区路基土石方工程量:挖土方217913m³,挖石方1204614m³,填方1235257m³。
2.2桥涵工程:本工区有中桥两座、大桥八座,单幅总长6346m;匝道桥一座,长度96.08m。涵洞13道。
2.3隧道工程:本工区共3道隧道,均为分离式隧道,单幅长度4548m。
2.4气候、水文资料:
场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雨热基本同季。据凯里市气象局资料,年均气温 16.6℃,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7.8℃,极端最低气温-6.1℃,平均相对湿度 77%;年平均降水量 1249.3mm,年最大降水量1458.5mm,日最大连续降雨量 184mm,70%集中在 4~8 月;无霜期 282 天,年平均日照 1135 小时。
三、 养护的重要性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四、 养护的目的
为硬化中的混凝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使胶凝材料水泥颗粒充分水化,混凝土强度逐渐增长,避免混凝土受风吹日晒等产生干缩裂缝,保证浇筑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强度。
五、 总体要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中8.5.1规定: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养护方式应根据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确定。
混凝土工程养护施工工艺流程图: 机械、人员、材料到位 施工方案确定 混凝土浇筑完毕 养护开始 季节性施工方案 初期养护
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案 如有细小裂纹等问题 判断 无问题 混凝土成品处理 继续养护 养护材料回收 结 束 结 束 继续养护 养护材料回收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中8.5.2混凝土的养护时间相关规定,本项目养护方案总体要求如下: 1. 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7d;采用其他水泥时,养护时间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2. 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3. 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4.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 5. 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见下表:
不同混凝土潮湿养护的最低期限表
大气潮湿(RH>50%),无风,大气潮湿(RH<50%),有风,无阳光直射 有阳光直射 日平均气温T(℃) 5≤T<10 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和料 ≥0.45 10≤T<20 T≥20 5≤T<10 <0.45 10≤T<20 T≥20 5≤T<10 胶凝材料中未掺有矿物掺和料 ≥0.45 10≤T<20 T≥20 5≤T<10 <0.45 10≤T<20 T≥20 潮湿养护期限(d) 21 14 10 14 10 7 14 10 7 10 7 7 日平均气温T(℃) 5≤T<10 10≤T<20 T≥20 5≤T<10 10≤T<20 T≥20 5≤T<10 10≤T<20 T≥20 5≤T<10 10≤T<20 T≥20 潮湿养护期限(d) 28 21 14 21 14 10 21 14 10 14 10 7 混凝土类型 水胶比 六、 各部位的混凝土养护措施
6.1涵洞、挡墙混凝土养护措施:
涵洞、挡墙混凝土浇筑完成3h后即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拆模后基础顶面和侧面用土工布覆盖,进行潮湿养护,养护期内派专人进行洒水保持土工布湿润。绑扎基础以上钢筋时,可撤去基础顶面妨碍施工作业的土工布。气温低于5℃时严禁洒水。
图片1:涵洞墙身养护 6.2桥梁承台、墩台身混凝土养护措施:
(1)承台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暴露面采用棉毡布进行紧密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洒水需让混凝土充分吸湿,洒水频率以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为依据。气温低于5℃时严禁洒水。
图片2:承台养护 (2)墩身混凝土养护:
养护根据外界气温情况,采取塑料薄膜裹覆洒水自然养护方式,指派专人负责养护。防止塑料薄膜破损,发生破损后及时修复。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3h后即用棉毡布覆盖顶部外露面养护并洒水使其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带模养护期间,采取带模包裹,浇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失水干燥。
墩身模板拆除后,将混凝土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将顶部覆盖棉毡布下沿包裹在墩身塑料薄膜内,包裹采用胶带和尼龙绳缠绕,彼此搭接完整,在墩顶放置两个塑料水桶,水桶下钻一些小洞让水自顶部覆盖的棉毡布慢慢的渗流进墩身包裹的塑料薄膜内,使其保持密集水珠,养护过程不少于14天。
同条件养护试件放在墩身根部与墩身包裹在一起养护,每天派专人养护并在每天的早、中、晚三次测量墩身温度,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天的养护温度并记录。
图片3:墩身带模养护
图片4:圆墩墩身养护
图片5:方墩墩身养护
6.3 盖梁混凝土养护措施:
(1)一般气温下:对盖梁混凝土进行养生时,侧模拆除前其顶面可采用浸水土工布覆盖养生;侧模拆除后,可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裹,滴灌养生,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时间应不少于7d。 (2)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混凝土浇筑后,先用棉毡布覆盖蓄热,以减少热量损失,待混凝土达到初期强度后方可加热养护。
图片6:盖梁混凝土
6.4 预制构件混凝土养护措施:
(1)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采取防风、保湿、保温措施,对边、棱角及易受冻部位应加强保温。在混凝土养护和越冬期间不得直接对负温混凝土表面浇水养护。
(2)预制梁拆模时间不少于3天,拆模完毕后必须采用包裹塑料薄膜、同时包裹土工布的双重养护方式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箱梁内箱采用不间断喷淋系统进行养护(塑料钢管或不锈钢管)、外露内箱底板采用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并在接缝处挂设保湿篷布(可用加厚塑料薄膜或大块土工布),拆除内模期间不得中断养护,内箱养护不少于7天。现场技术人员负责监督实施,质检员抽查。
图片7:T梁混凝土养护
图片8:T梁混凝土养护
图片9:箱梁混凝土养护
6.4 桥面铺装层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拉毛成型后,采用塑料布或保水材料覆盖,开始养生时不宜洒水过多,采用喷雾器洒水,防止混凝土表面起皮,待混凝土终凝后,再浸水养生。养生期在7d以上。
图片10:桥面铺装混凝土养护
6.5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养护措施:
(1)喷射混凝土养护:终凝后2h即开始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喷水次数间隔根据混凝土表面湿润情况调整。 (2)二衬混凝土养护:在拆模前混凝土温度较高时,采用不低于20℃的水对模板进行降温;拆模后对混凝土表面开始喷射水养护。养护最低期限根据洞内平均温度和湿度,当5≤T<10
时,养护时间为21d;当10≤T<20时,养护时间为14d;当T≥20时,养护时间为10d。喷水次数根据混凝土强度的变化特点,开始几天喷水次数较多,后期逐步减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