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之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译文 才华突出的年轻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强约束和管教,规定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从这以后十多年里,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值得忧烦的事情不会只有一个方面。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应该谨慎地对待,不要造成后悔。
解释 1、才锐:才思敏捷。 2、若有之:如果有这种情况。指才锐者。 3、简束:约束。 4、经学:经典著作,可特指儒家经典,诸子百书。 5、恭谨:恭敬,谨慎。 6、浮薄者:游手好闲轻薄的人。 7、端:这里指一个方面。 8、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这里指良药,规劝。 9、贻(yi):留下。 10、后:后悔 11、悔:遗憾 12、令(1):督促;命令,规定(2):让,使 13、自此:从这以后 14、易:容易. 15、虑:担忧 16、可:值得 17、毋:同“无”,不要 18.、之:指代,这样的人 19、忧:担忧 20、后生:年轻人 21、之:这样的情况 22、忧:忧虑 23、谨之:慎重对待他 24、训:训导
文言知识 释“以为” “以为”可以有两种理解。上文“当以为忧”及“不可以为喜”中的“以为”,应按“以(之)为”理解,“以为忧”、“以为喜”,意为把它作为忧虑、把它作为喜悦。又“上以为大将军”,应理解为“上以(之)为大将军”,意为皇上把他任命为大将军。“以为”的另一个解释指“认为”,如“其以为敌军已去”,意为他认为敌人已离去。又“妻以为其夫早亡”,意为妻子认为她的丈夫早就死了。 作者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
1
《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中文名:陆游。 国籍:中国。 民族:汉。出生地: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日期:1125年11月13日。 逝世日期:1210年1月26日。 职业:诗人。此人代表作品:《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他的父亲陆宰也官至朝请大夫, 一个著名的世故书家,也是一位名望很高的学者。他家的藏书达1.3万余卷之多,经、史、子、集,应有尽有。这样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官僚家庭,使陆游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他凭借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潜心读书治学。他在自己的诗里曾写道:“我生学语即耽书,万郑纵横眼欲枯”,“少小喜读书,经夜守短檠”,生动地记述了他少年时代的刻苦精神。他读书范围很广,先秦两汉以来的各种重要菱,无不披览钻研。那时,和他父亲来往的,有许多是当时知名的文人学士,他们常在一起谈诗说文,谈论诗文的系统派别辞韵律的得失。陆游总是在一旁洗耳恭听,不管夜里谈得多晚,他也要倾听到底。陆游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就主动向他们请教。由于他聪颖好学,到十二三岁时,他的诗文已经相当可观了。 陆游生活的时代,是宽阔金两朝相对抗的时代。陆游能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与他的家庭教育也息息相关。陆游童年时,金王朝女真族大举南侵,祖国山河,四分五裂,中原人民,妻离子散。陆游还在襁褓之中,就随同全家逃避兵乱,流离转徙,困苦万状。他的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曾和广大军民一道进行过反抗侵略的斗争。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大败金兵,赵构、秦桧连下十二道金牌,将岳飞调回,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下狱致死。看到这种情况,爱国志士痛心疾首。陆游的父亲和朋友们在一起聚会,总要谈到人民生灵涂炭、金人残暴肆的情景,常常气得咬牙切齿,谈到秦桧的卖国行为,更是个个怒发冲冠,拍案痛骂。客人走后,陆游的父亲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坐着,黯然落泪。这一幕幕动人肺腑的情景,给陆游 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忧民教育课。 教育意义 1.家长要注重对天生聪明的孩子的思想教育。 2.家长要对孩子加强行为规范上的良性约束。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