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来源:汇智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青语

来源:《科学Fans》2015年第10期

引子

三国的风流传说

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说的是三国时候一段风流轶事:

建安十五年冬(公元210年),魏武王曹操在邺城建起了铜雀台,杜牧因此附会成诗,说曹操晚年纵情声色,之所以建此高台,南讨江东,都是为了抢回江东久负盛名的两名美女大乔、小乔回来供他享乐。后来……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赤壁之战,诸葛借东风,曹操败走华容道。

其实,除了铜雀台是建成在火烧赤壁之后外,上面的说法也不算太错。而当时曹操所营建的,并非只有铜雀一台,而是铜雀、金虎、冰井三台。 形貌

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分别建成于建安十五年、十八年、十九年。

铜雀台高达十丈。三国时候,一丈约为今天的2.3米,十丈就是23米,相当于8层楼高的建筑物,蔚为壮观。《水经注》中说它“巍然崇举,其高若山”——铜雀台巍然而立,和山一样高。

铜雀台有屋一百一十间,开东、南、西、北四门,沿着这些屋室边缘的墙,有互相勾连的回道。

金虎台和冰井台略矮于铜雀台,都高八丈,相当于六层半高楼。金虎台有屋一百零九间,冰井台则更多一些,有屋一百四十间,殿台布局都与铜雀台相仿,不同之处在于冰井台的屋室之中挖有深井。

铜雀、金虎、冰井三台上各建楼观宫室,铜雀台居中,金虎台居南向北,冰井台居北向南,三台相对,各有正殿,殿中陈设也相似。三台之间相隔六十步,以浮桥式阁道相连,既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步在古代也是一个计量单位。成书于南北朝时候的《孙子算经》记载:六尺为一步。相隔六十步,约是83米,可见占地之广。 功能之铜雀台

杜牧在诗中说,曹操营建铜雀台是为了晚年娱乐声色,这句话对,也不对。但是如《三国演义》中所演绎的,诸葛亮诓骗周瑜说,曹操带八十万人马南下,只为大乔小乔一对美人,那肯定是不对的。

邺城三台,铜雀台独享盛名,要追根溯源,除了铜雀台是主台以外,它落成之时,曹操在此大宴亲友,命诸子为诗,曹植八斗之才,挥笔立就的《铜雀台赋》,也是成就它赫赫盛名的原因之一。

而后来,曹操还在这里宴请了匈奴归来的三国才女蔡文姬。 这些都说明铜雀台确实有宴饮娱乐的功能,但是并不仅止于此。

邺城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就位于邺城西北,扼守兵家必争之地。

西北原本地势就高,再因地起台,台高十丈,铜雀台毫无疑问成为了邺城的制高点。那年头可不像现在,遍地高楼大厦,那时候的铜雀台,就是在城外六七十里,都能远远看见,如鹤立鸡群。

那时候站在铜雀台上,就能居高临下,一览无遗:敌人从哪里来,来了多少人,援兵还有多远,等等等等。

《水经注》中记载,建安年间,曹操的手下严才叛乱,领部属攻打掖门,曹操就是在铜雀台上的援兵。 功能之冰井台

冰井台与金虎台、铜雀台的不同之处在于,冰井台上有三间冰室。冰室,就是藏冰的屋室。

古人没有空调,没有冰箱,就是有,也没有电。但是古人也要过夏天。平民百姓,无非苦熬而已,但是达官贵人怎么受得了这个罪?总是有办法的,这个办法就是冰。那么,古人是怎么把冰从冬天保存到夏天的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办法就是挖井。冰井台的冰室里有井,井深十五丈,也就是34.6米,冰藏于井内,可保不化。

或许有人要问,哪里挖井不好?为什么要挖到冰井台上呢?原因也很简单,如果是在平地挖井,太浅,则达不到保温的效果;太深,就难免不被地下水渗透。而高台之上,刚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三国之后的五胡乱华,后赵的皇帝石虎也将京城定在曹魏故都邺城,他的尸体就埋在深井之下,多年后挖出,尸体僵而不腐,可见深井的效果。 冰井台因藏冰而得名,但是它的功能也不仅仅是藏冰。

据《水经注》中记载,冰井台上还藏了煤——古人把煤叫做石墨,也叫石炭——藏粟,藏盐。粟是粮食,煤能取火保暖,还有盐,都是日常所需,也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三台以阁道相连,阁道存,则三台一体;阁道断,则铜雀孤悬。也是从战略上考虑。 邺城三台毗邻宫城,铜雀台下长明渠伏穿而过,西城墙下就是武库、马厩与粮仓,这样的设置,无不说明它的战略功能。虽然铜雀台确实也是曹操与姬妾寻欢作乐,与文友酬唱诗词的场所,但就整体三台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军事上凭高据守,登临瞭望,库藏物资的功能。 铜雀瓦砚

后来……沧海桑田,文人们忽然发现铜雀台的瓦制作成砚含蓄润泽,资水发墨,一时风靡,千金不换。

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说,铜雀台的瓦制作考究,当时的工匠用络网筛洗过细泥,再用核桃油和之,与一般工艺不同。所以制作成砚,有这样的效果。并认为,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得启于此。

那已经是千年以后了。曹操死的时候吩咐子孙说,你们把我埋在西门豹祠西边高地上,这样,你们登上铜雀台的时候,往西,就能看到我。他还吩咐他们在铜雀台上供奉他的牌位,要有歌舞,从早到晚。

然而没有什么能够熬过时光。

盛行一时的铜雀瓦砚不仅仅有魏铜雀台砚,还有后来北齐重建的铜雀台砚,也同样价值连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的,邺城三台在战火中,在岁月中,在漳水朝夕不舍的冲刷中,毁了又建,建了又毁,终于只剩下一片废墟,供后人凭吊赏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