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在单元学习回顾的基础上交流,进一步领悟理解难懂词语、句子意思的方法。
2、能够借助词语想象画面,从而更为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3、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词义,提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4、仿照例句写句子,掌握围绕一个意思写清事物特点的习作要领。 5、诵读与积累关于知错就改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感受知错就改的重要内涵,从小主动培养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并能够运用理解词句的方法,提升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围绕一个意思写清事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交流,引入学习
师:同学们,再过几个月,我们就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我们不仅学会了很多字词,还能够准确理解它们的意思。想一想,平时我们都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呢?生:如果碰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借助查字典的方式来理解它的意思。 师:不错,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它总是会告诉我们很多知识。 生:有时候我会询问老师、家长或者同学,这样我也懂词语的意思了。 师:请教他人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哟。
1
生:老师不是教我们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了吗?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方法,觉得意思理解得更加准确呢。
师:真好,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说明你真正掌握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那么,你们想知道理解句子的意思又有哪些方法吗?接下来我们就进人今天的“交流平台”,看看我们又能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二、教学“交流平台”
1、质疑引入: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不能理解这些句子,将会影响我们理解整篇课文的主旨。 所以,能够准确理解句意对于学好课文乃至学好语文非常重要。孩子们,你们平时都是如何理解句意的呢?
2、学生简单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自主阅读“交流平台”中的四段话,看看每段话分别讲了什么内容,自己最近最感兴趣的又是哪一段话。
3、学生自读、圈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4、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段话概括介绍了理解句子和理解词语的方法差不多。剩下的三段话分别从三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理解难懂的句子意思的方法(归纳板书:结合生活经验 联系上下文 查资料或请教他人)。
5.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最常用的某一个方法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教师注意引导他们联系学过的课文及具体的句子进行学法分享。同时,重点补充出示第二、三段话中的例句,引导学生再次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体会、理解。
6、拓展延伸:出示本单元学过的句子“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质疑思考:“人影”怎么会“碎了”? 草地上又怎么会“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
2
(1)引导学生读句子,说说自己可以采用哪一种方法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同时说说用这样的方法所体会到的句子的含义。
(2)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借助诗歌《溪边》的学习体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人影在平静的水中突然被打破了的画面,同时,想象孩子看到鱼儿时快乐地边蹦跳边欢笑的情形,准确体会句子中孩子钓到鱼后的快乐、激动的可爱样子,进而感受画面所表现出来的童真童趣。
7、小结:好的方法贵在学中运用。孩子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希望你们能将今天学到的理解句子的方法加以灵活运用,相信你们的理解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好。
三、教学“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8个词语,质疑:孩子们,这些词语你们认识吗?先试着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然后在脑海中联想与这些词语对应的事物及画面。 2、学生自主朗读词语,然后与同桌交流自读词语的情况,并及时予以纠正。 3、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重点提醒他们“瞭”读第四声,“锚”不要读成了“苗”音。学生小组开火车读词、齐读词语。
4.指名说说这些词语哪些是自己见过或理解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词语所对应的事物情境说说自己想到的画面。课件适时补充出示旭日、岛屿、海滨、沙滩等几幅图片,引导他们简单描述自己从画面中看到的情景。
5、重点补充出示“瞭望、巡航”两个词语及其所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词语在维护和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6、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词语,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 四、课堂小结
3
孩子们,如果我们真正掌握了理解词语、句子意思的方法,学会将它们运用到我们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去,其实语文学习就变得更加简单、有意思了。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语文园地”的其他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引入学习
1、引导学生简要说说上节课自己都学到了哪些有价值的知识,教师适时再次引导他们说说理解词语、句子意思的几种常用方法。
2、过渡引入:上节课大家表现得不错,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剩下的两个板块内容。 二、教学“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两个词语“熟、味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认知说说两个词语通常情况下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肯定学生的认知,同时引入:其实,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候所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请看句子----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中的两组句子,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边读边联系句子的意思,体会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1)学生自读、品悟,然后与同桌说说自己对加点词语意思的理解。 (2)出示第一组句子,让学生朗读句子,同时指名说说对两个“熟”字意思的理解。
教师提醒学生联系前面所给定的语境理解词义,并根据他们的理解适时补充:第一个“熟”表示米饭还没煮好,第二个“熟”则是指曲子弹得很熟练。
4
(3)出示第二组句子,指名朗读,说说对两句话中“味道”一词的理解。教师提醒他们注意抓住前面所提到的语境进行理解,同时补充:第一句话中的“味道”是针对苹果说的,而苹果是吃的食物,所以这里的“味道”可解释为“舌头接触东西时所得到的感觉”;第二句话中的“味道”是指体验看书的感觉,所以可理解为“比喻某种感受、情趣、意味”。同时引导学生试着再用“味道”的两种不同意思进行说话练习。
(4)拓展延伸: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都存在着意思不相同的情况(骄傲:①自满;②自豪),教师肯定学生的理解。 3、教学“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内容。
(1)课件出示句子:“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并理解句子,看看这句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学生阅读、思考,并与同学、老师交流。课件适时聚焦“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引导学生明确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同时引导他们再读句子,看看作者又是怎样介绍清楚他的表弟如何胆小的。教师适时明确作者用“怕...怕...怕...还怕...”这一排比句式介绍清楚了小沙的胆小性格,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句子,注意体会句式的表达效果。
(4)出示话题“小丽多才多艺...”“雨下得真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照上面的例句进行写话练习,并注意围绕一个意思将“小丽多才多艺、雨下得真大”写清楚写具体。
(5)学生想象、构思,然后跟同桌互相说一说,注意看看有没有围绕一个意思说清楚几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巡视了解并及时予以点拨指导。
(6)指名选择其中一个话题说一说,让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对他们的说话进
5
行评价,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所说的句子与例句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围绕着一个意思去表现某人某物的不同特点。最后对他们的说话进行补充、梳理。 (7)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写话,教师巡视再作指导、提示。 (8)小组间交流自己的写话,注意进行评价、修改。 三、教学“日积月累” 、回顾学习,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一单元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我不能失信》吗? 说说这篇课文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
生:我认识了一个做人讲诚信的宋庆龄。 师:她在哪一件事情中体现了这样美好的品质?
生:她答应过小珍要教她叠花篮,于是放弃了和爸爸妈妈去伯伯家的决定。 师:想到宋庆龄如此讲诚信,你一定想到了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吧?给我们分享一下。
2、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教师适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几则句子,引导学生齐读句子。
3、学生自主朗读四则名言,试着进行句意理解。 教师引导他们重点从“知错就改”这一方面进行思考、理解。
4、指名说说自己理解了哪则名言的意思,教师适时进行补充理解(“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而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谁能不犯错误?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是最好的事情。“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从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
6
速自然。)。
5、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认知,选择其中一则名言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明确知错就改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6、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句子,让他们试着进行背诵,最后指名背诵展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根据具体语境准确感知了同一个词语的不同含义,掌握了围绕一个意思将人物的特点写清楚的方法,还积累了几则关于知错就改的名言警句,相信大家一定为自己的语文知识又有了进一步的丰富感到十分快乐。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