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节,也是国庆假期的第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发豆芽。爸爸告诉我,选好豆子是成功的第一步。我和爸爸从一袋豆子中挑选大小一致、颗粒饱满、色泽一致的一把绿豆(大约有50颗)作为我们泡豆芽的原材料。哈哈,大功初步告成,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爸爸往盆里装了一些自来水,然后把我们挑选好的豆子放进去。我看着那一颗颗绿色的豆子,我心想:只把绿豆泡在水里,也不需要土,也没有阳关的照射,能发出豆芽吗?豆子会不会死呢?于是,我借着这个话题问爸爸。不料,爸爸说的和科学课上讲的一模一样:“因为豆子是种子,种子要长成植株是要发芽的。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是种子里有胚芽,还有子叶(单子叶植物是胚乳)。胚芽就能够发芽,然后长成植株。子叶是用来提供营养的,因为发芽时是不能够光合作用,要消耗营养。”我听了,暗自佩服爸爸。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天气:晴
早上一起床,我就去看我们泡的豆芽怎么样了,我发现绿豆都变大了,长胖了。体积足足比刚泡的时候大了一倍多,我赶紧叫爸爸来看。爸爸看了看说:“只要掉皮了,就能发芽了。”说完,爸爸就把水给倒了,又换了一盆新水。
下午我忍不住又去看了一下,我惊奇地发现绿豆已经冒出了一个小头儿。我兴奋地叫了起来,这一声把爸爸也吸引到了厨房。爸爸告诉我,晚上我们要坐飞机回老家,这几天家里没有人照看这些豆芽,让我想一想,怎样才能保证家里没人的情况下豆芽也能正常地生长?
我想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以前看的书上提到,在低温的状态下植物的生长速度会降低,可哪里有低温的环境那?我去问爸爸,爸爸笑了笑,用手指了指厨房角落里的冰箱,我也会心地笑了。我和爸爸把豆放到一个小的玻璃容器中,爸爸在容器的表面盖了一块湿润的棉布,然后我们把容器放到了冰箱的保鲜层。“为什么要给豆子盖上湿布,我们不是要给豆子一个低温的环境吗?难道豆子怕冷不成?”我有些不解地问爸爸。爸爸说:“不是怕冷,而是要保持一个湿润的环境。”噢,原来是这样,原来发豆芽还有这么多的道理那。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昨天回来的太晚了,没来得及看冰箱里的豆芽我就睡了。
早上一起床,我赶紧跑到冰箱那去看我的豆芽发的如何。咦!豆芽哪去了?一回身,装豆芽的容器已经在橱柜上了。原来昨天晚上爸爸就把他们给拿出来并换了水。
我把盖在容器表面的棉布掀起来,惊喜地发现,有好些豆子的顶端长出了白色的小嫩芽,就那么小小的一点点。摸一摸,湿湿的滑滑的像是刚出生的小鸡的脑袋。软绵绵的摸上去非常舒服。我心里高兴极了,我们的豆芽发成功了。爸爸说,以后只要每天换水,保持潮湿就可以了。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下午放学回家,我惊奇地发现盖豆芽的棉布长高了。
我好奇地掀起棉布,呀!绿豆芽不仅长高了,而且顶端还长出了几片嫩绿的叶子。底部也长出了细长的根。我的豆芽已经变成了一株小植物了。
通过10天的努力,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的豆芽成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详尽记录了豆芽从一粒豆子、发芽、生根、长叶的全过程,也实践了科学课上所讲授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