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刑事案件撤诉的相关规定

来源:汇智旅游网

本文主要讲述了撤诉的概念和申请撤诉的条件。撤诉是原告在诉讼过程中自愿撤回起诉,不再要求法院作出裁判。申请撤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撤诉应由原告提出,可以书面或口头申请;撤诉申请必须在诉讼程序开始后、法院宣判前提出。判决宣告后,无法再申请撤诉。

法律分析

1、撤诉,就是原告在起诉后,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自动撤回自己的起诉,不再要求人民法院对他同被告之间的民事争议作出裁判。撤诉在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中都可能发生。在第一审程序中有原告的撤回起诉,在第二审程序中有上诉人的撤回上诉。

2、申请撤诉是指原告(包括上诉人,下同)向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自己的起诉或上诉,这是他对于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并要求对此作出裁判的诉讼权利的处分行为。

3、申请撤诉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撤诉是原告行使诉讼权利的体现,应当由原告决定是否提出申请。起诉是原告的诉讼行为,撤诉也应是原告的诉讼行为。被告除提起反诉外,不得为撤诉行为。原告是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撤诉。诉讼代理人申请撤诉时,必须经原告特别授权。撤诉是原告诉讼权利的体现,因此撤诉必须出于原告自愿;

(二)撤诉应由原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原告撤诉,必须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申请可以是书面申请,也可以是口头申请。对于口头申请,人民法院应记入庭审笔录,并由原告签名或盖章。这是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准许撤诉裁定的根据;

(三)撤诉申请必须在诉讼程序开始之后,人民法院宣告判决之前提出。从起诉到法院宣判之前这段时间,原告可以随时申请撤诉,而法院的判决一经公开宣告,就丧失了申请撤诉的权利。法院宣判后,只有通过法定程序才能改变判决。这时,不能再去申请撤诉。

拓展延伸

撤诉申请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撤诉申请的条件和程序是指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害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在一定条件下提出的撤回起诉或撤回辩护的申请。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撤诉申请的条件包括: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被告人认罪、没有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等。而撤诉申请的程序则包括书面申请、法院审查、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法院裁定等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当事人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提供必要的证据和材料,经过法院审查后方可获得撤诉的裁定。撤诉申请的条件和程序的确切内容会因具体案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当事人应当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指导。

结语

撤诉是原告在起诉过程中自愿撤回起诉的行为,不再要求法院作出裁决。申请撤诉应满足以下条件:撤诉行为由原告自愿决定,需向受诉法院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并在法院宣判前提出。撤诉申请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会因案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在刑事案件中,撤诉申请还需满足被害人同意、被告人认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等条件。当事人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提供必要的证据和材料,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准确指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侦查 第十一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第一百六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作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四节 速裁程序 第二百二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