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设情境,情趣朗读——赏析《我是什么》

来源:汇智旅游网

  作者:杨满秀 教案来源:大观区海口镇保婴民族小学

  设计理念

  通过有感情的个性化朗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从而感受语言的魅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通过感悟,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理解文本,丰富想象,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重、难点分析

  1、本课生字大都是结构和部件比较复杂的字,要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2、通过对课文的个性化朗读感悟,琢磨水的变化规律和科学道理。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

  遵循多媒体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努力构建知识向能力迁移的动态系统。本课教学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动画软件(课文内容展示)、投影片(展示教学)内容,出示教学习题(配乐活动)。把课文内容声形并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乐在其中,学得自主、有效。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猜几个,如果你们猜对了,我就写在黑板上。

  出示投影:

  (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学生回答:云,教师板书)

  出示投影:

  (2)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不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学生回答:雨,教师板书)

  出示投影:

  (3)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园中结上来。

  (学生回答:雪,教师板书)

  (4)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叭啦从天降,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一沉水一汪。

  (学生回答:雹子,教师板书)

  (二)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它们都是自然现象,与水有关。)

  今天,我们就学与它们有关的课文,请看课题《我是什么》(板书)。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我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检查、积累字词

  师: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读课文,读课文时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生:我在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句子读通顺。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生:还要把课文读出感情。

  师:很好。是不是每个同学都给自己提要求啊?那你们就按自己提的要求把课文读读吧。

  (生:读课文。)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本课生字

  fú pèng báo bào zào zāi

  浮 碰 雹 暴 躁 灾

  qì yān jiā huǐ guàn gài

  器 淹 稼 毁 灌 溉

  师:这是本课的生字,自己试着读一读吧!

  (生:朗读生字)

  师:小组合作,遇到不认识的字大家交流交流。

  生:学生识字、讨论。

  师:在本课生字当中,哪个字最好记?

  生:“浮、稼、淹、灌溉”这些字都是偏旁表意的,我很快把它们记下来了。

  师:哦,真了不起,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你能举个例子给大家说说吗?

  生:比方说“淹”字,什么东西只要被水一淹它们就没有了,所以是“氵”旁。

  师: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记住?

  生:我能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一个字,上面两个眼,下面两个眼,中间一个小花狗,你们猜这是什么字?

  生:是“器”。

  师:看,她能根据字形编谜语,真了不起。还能用什么方法?

  生:“灾”字,宝盖头好比人家的房子,火代表人家着了火,那么这个人家就受灾了。

  师:很好,你能用联想的方法记住生字。刚才我们利用很多方法,在很短时间内记住很多生字,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些词语。

  投影:飘浮 灾害 暴躁 灌溉 机器 毁灭

  生:认读

  师:生字、词语读得这么熟,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指明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其他组边听边想:我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水)

  师: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它们还会变呢!谁愿意做小水珠啊?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都能变成什么?

  (学生回答:雨、雪、雹子、云)

  师:大家都会变啊,再读读课文吧,该怎样读,和你的小伙伴读读第一自然吧!

  (2)投影画面,谁能根据画面读文中的句子?

  (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投影句子。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指名读)

  投影画面:出现红云、黑云,白云指名朗读文中有关句子。(学生分别读红云、黑云、白云有关句子。)

  (3)听了刚才几个同学的朗读,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启发学生思考)

  a、什么时候穿红衣服?

  b、什么时候穿黑衣服?

  c、什么时候穿白衣服?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小结:太阳刚出和傍晚时,穿红衣服,下雨天、阴天天空出现乌云就是穿黑衣服,晴朗天气就穿白衣服。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能变成什么。下面我们再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投影: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2)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对所填的词的理解。(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3)谁能把水的变化再说说?(根据同学们说的)教师小结:水由于太阳的照射,小水珠变成汽在空中漂浮,又变成云,遇到冷风变成雨雪,雹子在空中落下来,水在自然界里就是这样循环变化着。

  1、听老师范读第三自然段(配乐)。

  思考: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小组开火车读第四自然段,通过朗读,我们知道水为什么做过许多好事,同时也做过许多坏事。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同学们还知道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启发学生想象)

  四、巩固写字

  (1)投影要求写的字:冲、晒、池、灾、浮、害、黑、器。

  (2)指名学生认读。

  (3)指导书写,分析每个字间架结构,如“晒”左窄右宽,第九笔是竖弯;“害”中间的一竖上下出头;“器”上面两个口小,下面两个口大,中间的撇捺要写舒展。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利用水为人类造福。

  六、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课后画一画,把自己想写的话写几句,下节课大家交流。

  七、作业设计(略)

  八、板书设计

  30 我是什么

  汽 云 风

  太阳 小水珠、雨、雹子、雪

  教学反思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播放的课文画面清新优美,可谓“画中有诗”,给学生提供了初步的视觉印象,感受到一种美的情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的参与。

  二、加强了识字和写字

  对于二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识字和写字仍然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我指导学生识字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识字,比如引导学生用形旁表意的方法来识字,有的学生用编谜语的方法来识字,有的用会意的方法来识字。在识字之后安排巩固识字的环节,不仅让学生巩固识字,还识记了一些生词,这样就有助于词语的学习、识记和积累。在写字方面,鼓励学生自己认真看看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然后再书写,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端正、正确。

  三、采取多种方式阅读

  这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我采取了自由方式分段分句和分角色阅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思。我认为二年级学生还处在于阅读的起始阶段,所以教师要借助一些有效手段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把他们带入课文情境,使其读好课文,内化语文语言,增强语感。学生的模仿性较强,指导朗读时应注重范读。

  另外,在学生明白课文内容之后,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我想这对于二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是写话训练的加强,也是为中年级习作打好基础。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