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被骗钱的处理方式:1、通过客户端举报,确认欺诈行为将永久封停账号;2、报警,可书面或口头报案、控告。诈骗罪立案标准:根据法律解释,金额超过三千至一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以上,且具有特定情节的将从严惩处。若行为人认罪、悔罪并具备特定情节,可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对于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时一般不处理为犯罪。
法律分析
微信被骗钱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如果在微信上被骗钱了,可通过客户端进行举报,举报团队审核后确认相关账号实施欺诈行为的,会对被举报微信账号进行永久封停;
2、报警。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达到以上数额,又具有以下情节的,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结语
针对微信被骗钱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一是通过微信客户端进行举报,相关账号若被确认实施欺诈行为,将会被永久封停;二是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进行报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涉案金额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达到一定金额的诈骗案件,若具备特定情节,将从严惩处。但若行为人认罪、悔罪并符合特定条件,也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对于诈骗近亲属的财物,如果近亲属谅解,一般可以不按犯罪处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