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遵循平等、自愿、有偿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强迫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是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农业用途,简单的说就是如果用土地建房是不合法的,发包方是有权收回的。
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一、村委会收回承包地的条件
农村的土地承包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里面规定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是农村土地的发包方,村民是承包方,十分清楚地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中规定,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者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协议,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协议,也就是承包期限内不得以任何原因收回。即使在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也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但也确实有一些情况发包方可以收回土地承包权的,村委会能收回承包地的情况包括:
(一)不按照规定使用承包地或已经不符合承包地使用条件的,可以收回;
(二)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出现法定回收情形时其占有的承包地使用权,可以收回。
二、农村户口迁出土地怎么办
第一类是家里人部分迁出户口
如果咱农民只是将家中部分人口的户口迁出,农村家中依旧有人居住、处置土地的话,村集体是没有权利将承包地收回的。这个其实很明确,因为我国的承包地是按户承包的,无论是这个人迁出,还是承包人去世,这要这户人家里还有人在这个村,承包地都由这个家庭共有,这点不容置疑。
第二类就比较复杂,就是全家人都迁出
如果咱农民是属于举家全部将户口迁出农村的话,承包地就可能会被回收。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承包期内,全家户口迁出后,仍是农业户口
也就是说从这个村把户口迁到另外一个村,这种情况的话咱农民如果在外村重新获得了承包地,那么原来的农村承包地就会被收回,反之,如果你没有在迁入的村子里取得承包地,村委会没有权利收回你的承包地。
2、农民将全家户口迁移至非市一级非农户口
如果农户全家迁入设区的市,户口转为非农户口的话,无论土地是否在承包期内,按规定,都要将其承包地收回;
根据我国《土地承包法》规定: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3.全家户口迁出后,为非农户口,市一级
根据我国《土地承包法》规定: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三、土地合同上没写违约金违约如何处理
具体比例由双方当事人约定,但以不超过守约方的实际损失30%为宜。
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流转土地的合同违约金一般不超过实际的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具体的违约金的多少是合同签订的双方当事人确定的,当事人如果确定的违约金过高可以适当要求减少,以实际的损失为主。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能够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乡下规模经营。
根据《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二条限定,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决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规则和稳定乡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商量、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第三条限定,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乡下用途,流转时限不得超出承包期的剩余时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限定,乡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规范有序。依法形成的流转关系应当受到保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