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箓的词语解释是: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道箓[dàolù]⒈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
道箓的词语解释是: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道箓[dàolù]⒈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 繁体是:道籙。 拼音是:dào lù。 注音是:ㄉㄠˋㄌㄨˋ。 结构是:道(半包围结构)箓(上下结构)。
关于道箓的诗词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关于道箓的成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道热肠 东道主 北道主人 霸道横行 倍道而进
道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引《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籙,缄而佩之。”唐赵璘《因话录·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吴筠先生,精苦寿考。”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贺知章一见,亦即呼为‘謫仙人’。放还山后,陈留采访使李彦允为请於北海高天师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
二、网络解释
道箓道教的符箓,以标明身份。综合释义: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籙,缄而佩之。”唐赵璘《因话录·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吴筠先生,精苦寿考。”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贺知章一见,亦即呼为‘謫仙人’。放还山后,陈留采访使李彦允为请於北海高天师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汉语大词典: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玄箓》,次受《上清箓》。箓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箓,缄而佩之。”唐赵璘《因话录·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箓于吴筠先生,精苦寿考。”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贺知章一见,亦即呼为‘谪仙人’。放还山后,陈留采访使李彦允为请于北海高天师授道箓。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国语辞典:道教的符箓。凡入道的人必受箓。道箓[dàolù]⒈道教的符箓。凡入道的人必受箓。引《隋书·卷三五·经籍志》:「云自上古黄帝、帝喾、夏禹之俦,并遇神人,咸受道箓。」其他释义:1.道教的符箓。凡入道者必受箓。
关于道箓的词语
古道热肠 东道主 霸道横行 清道夫 北道主人 世道人心 倍道而进 应图受箓 膺箓受图 膺图受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