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一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来源:汇智旅游网

  欣赏《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了解领唱与合唱在塑造音乐艺术形象方面发挥的作用。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人。

  3、引导学生简要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通过音乐作品引申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祖国母亲的认识,并体会历史背景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

  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爷爷?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爷爷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邓爷爷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爷爷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爷爷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爷爷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二、欣赏《春天的故事》

  1、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思考情绪?“老人”?“圈”?“春天”?

  2、再次聆听,歌曲的结构及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分段聆听《春天的故事》

  4、完整聆听《春天的故事》,了解作者。

  三、当堂总结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古往今来,有许多赞美、歌颂祖国的歌词,你能唱唱自己喜欢的爱国歌曲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