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大胆地演唱《举杯祝福》。
2.能说出调号的概念,认识G大调在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能在五线谱上视唱本课G大调的两条视唱曲(1)(2)。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能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三、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情绪、声音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青春舞曲》,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音乐教室。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它是哪个民族的?
3.范唱《举杯祝福》(显示课题《举杯祝福》)
(二)聆听感受
思考1:说说这首歌曲表现怎样的情绪?节奏有何特点?
思考2:听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三)走进新疆——乌兹别克族
1.师: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新疆的乌兹别克族!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舞蹈音乐。
2.师:看!漂亮的乌兹别克女孩来到我们教室,她们邀请我们班同学一块用歌声来举杯祝福。(活动设计;班上几位女生戴上乌兹别克族小帽,像漂亮的乌兹别克族女孩。)
(四)学唱歌曲
1.活泼并具有舞蹈感的节奏学习:(板书典型的节奏)
活动1:第一条,有几种节奏型?(3种)全班分成三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拍手,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完成。
活动2:第二条,有几种节奏型呢?(2种)全班分两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身体自由律动。
活动3:第三条,请四个同学接龙,要求口念并加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律动。
2.节奏下加歌谱,歌词的学习。
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用手的高低感觉旋律高低的走向。
活动设计2:每句歌词中能否找出一个要强调的字或者词语,把它用声音强调出来。
3.师:发现旋律是否有相同之处?
生:第一、二乐句相同。
师:旋律还大量用了同音反复。
4.师:注意“嘿”字唱几拍?
生:四拍。
活动设计:请用手从胸口往前延伸,心里数1、2、3、4.既体会时值唱四拍的感觉,又感觉把这个长音像礼物状送给观众。
5.师:想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想喝上一杯?(想象“举杯”的场景)请同学们齐读演唱提示:“别比雅拉”意为“一杯酒”,这里用来表示欢呼之意。
活动设计:我们可一手划圈甩动,并体会用大声吓观从的声音来歌唱,从而体会内心的欢呼之情。
6.师:《举杯祝福》是祝福什么?
生:祝福家乡人民幸福安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7.师:同学们说说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件令国人骄傲的大事?生:(自由作答)
8.同学们有了情感的共鸣,感觉内心像大海在翻滚。
活动设计:演唱时可先把双手交叠在胸口,再慢慢往前拉,感觉由内而外的激动之情。
9.请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音乐知识——调号
1.对比简谱与五线谱中的调号。
2.调号的概念。
3.唱C大调与G大调音阶,对比感受。
4.课堂练习:视唱练习(1)(2)条。
(六)编创与展示
1.新疆乌兹别克族人民有歌必有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舞蹈动作,上台展示。
2.学生手拉手,围成圈,在教室里边唱边舞。
(七)课堂小结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要求学生课后背唱歌曲《举杯祝福》并收集新疆的民歌,下节课展示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