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汇智旅游网。
搜索
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5·18国际博物馆日 | 万宁这家兴隆咖啡博物馆,成新晋打卡地!

5·18国际博物馆日 | 万宁这家兴隆咖啡博物馆,成新晋打卡地!

汇智旅游网 2025-05-19
导读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吉纳客兴隆咖啡博物馆成为了万宁旅游的新晋打卡地。 斑驳的老照片、老式磨粉机、储存咖啡豆的铝桶,博物馆内场景复原与数字技术交织,兴隆咖啡产业70多年发展的点点滴滴被逐一复原。 吉纳客兴隆咖啡博物馆内展示的兴隆咖啡老式包装及咖啡器具。陈先哲 摄 “五一”假期,游客占先生一家人在参观博物馆后感慨地说:“这是一个系统性了解兴隆咖啡的窗口,既能了解兴隆咖啡的文化历史,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兴隆咖啡,大人小孩都玩得很开心。”市民韩飞则表示:“现在流行亲子游,这里不仅有大人休闲的地方,也有

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吉纳客兴隆咖啡博物馆成为了万宁旅游的新晋打卡地。

斑驳的老照片、老式磨粉机、储存咖啡豆的铝桶,博物馆内场景复原与数字技术交织,兴隆咖啡产业70多年发展的点点滴滴被逐一复原。

吉纳客兴隆咖啡博物馆内展示的兴隆咖啡老式包装及咖啡器具。陈先哲 摄

“五一”假期,游客占先生一家人在参观博物馆后感慨地说:“这是一个系统性了解兴隆咖啡的窗口,既能了解兴隆咖啡的文化历史,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兴隆咖啡,大人小孩都玩得很开心。”市民韩飞则表示:“现在流行亲子游,这里不仅有大人休闲的地方,也有小孩子玩乐的去处,非常方便。”

走进吉纳客兴隆咖啡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个咖啡的奇幻世界。博物馆外广场上,咖啡豆造型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它如同一个巨大的咖啡豆,向人们宣告着这里与咖啡的不解之缘,是咖啡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在广场的右侧,一株百年咖啡树静静矗立,其枝干上覆盖着仿古遮阳顶棚,“这是对咖啡树半遮阴生长习性的呵护。”博物馆讲解员李卉彤向大家介绍,由于海南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侵袭,加上人为破坏,像这样的老咖啡树已屈指可数,这棵保存完好的咖啡树见证了兴隆咖啡近百年来的风风雨雨。

走入博物馆内,展览墙上图文并茂重现了兴隆咖啡从蛮荒到繁荣的历程。

1954年归侨们用南洋带回的铝桶储存咖啡豆,用风车筛选咖啡果实;玻璃展柜中陈列的20世纪70年代老式磨粉机,金属表面仍可见岁月打磨的痕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周恩来总理1960年视察兴隆时留下的评价:“兴隆咖啡是世界一流的。”

馆内的大墙绘和图片展现了兴隆以前的老街风貌,小道两旁摆放着归侨老物件。

在供销社展览区域,生动地再现了早期咖啡店的模样。一张榫卯结构的八仙桌,桌上摆放着过去年代的口盅,让人们回忆起当年农场职工的生活岁月。

博物馆通过情景再现展示了兴隆咖啡传统焙炒技艺——老匠人戴着草帽在炉灶边熟练翻动,每一个动作、火候的把控,都蕴含着代代相传的经验,让咖啡豆释放出浓郁香气,成就了独特的老味道,也成为兴隆咖啡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

此外,馆内还陈列着不同年代的咖啡烘焙设备——上世纪70年代最先进的炒豆设备,设有排烟和降噪功能;现代的六头意式咖啡机可同时制作六份意式浓缩咖啡,配备的蒸汽棒能制作花式咖啡。

那台由兴隆归侨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南洋带回的老式磨粉机,跨越重洋来到这里,饱含着归侨们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是兴隆咖啡文化融合海外影响的重要物证。

与之相比,一些老物件则充满了岁月的痕迹,有给咖啡豆脱壳的风车、储存咖啡豆的铝桶、手工编织的框和粗布麻袋等,它们都是以前农场归侨职工们使用过的工具。

吉纳客兴隆咖啡博物馆,正如一部生动的咖啡文化教科书,它不仅讲述了兴隆咖啡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展示了咖啡从种子到杯子的全过程,更展现了兴隆咖啡产业在新时代的蓬勃发展。

Copyright © 2019- hza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