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
吉林省主会场启动仪式举行
5月18日9时,由吉林省委宣传部指导,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文物局)主办,吉林省博物馆协会协办,长影旧址博物馆承办的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吉林省主会场启动仪式在长影旧址博物馆的长影音乐厅隆重举行。
本届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共同交流创新科技在博物馆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当代社会中博物馆的长效发展。吉林省内114家博物馆200余位文博工作者也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长影旧址博物馆充分利用电影文化资源,打造了一场以“电影发展历程”串联起来的文化盛宴。以“复原”电影拍摄现场的形式作为序幕,引出了一系列的精彩演出。
金明南、高金丹夫妇将刚刚在中国嘉德香港2025年春季拍卖会上拍得的一方西晋时期的“晋高句骊归义侯”马钮金印无偿捐赠给了集安市博物馆,不仅为研究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管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见证,更让公众得以近距离感受高句丽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活动当天,长影旧址博物馆还在馆内增设了“红色小讲解员”讲解队伍,免费为游客们进行讲解;“长影NPC”的经典剧目《刘三姐》《五朵金花》《上甘岭》《保密局的枪声》等在全天为游客朋友不定时演出;沉浸式戏剧《消失的母带》增加特别点映场。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德庆
长春文旅开展“中国旅游日”惠民活动
5月18日,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在“5·19中国旅游日”来临之际,我市开展系列惠民活动,活跃全市文旅市场,促进文旅消费。另外,部分促销活动将持续到本月末。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德庆
伪满皇宫博物院打造
“从馆藏到远方”的独特文化体验
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伪满皇宫博物院作为长春市兼具“博物馆+景区”双重属性的文旅地标,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为观众打造“从馆藏到远方”的独特文化体验,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文化惠民 半价畅游历史长河
为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伪满皇宫博物院在5月18日、19日推出成人游客门票半价优惠活动。活动期间,成人门票原价70元,折后仅需35元,游客可通过官方线上平台或现场购票。这一举措降低了参观门槛,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博物院,感受历史的魅力。
公益鉴宝 探寻藏品背后的故事
5月18日9:30-11:00,伪满皇宫博物院游客服务中心影视厅举办公益鉴宝活动。资深文物鉴定专家为市民免费提供藏品鉴定服务,并分享收藏知识。可鉴别的藏品种类丰富,涵盖清代、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等各阶段的官方文书、地图等文献档案,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的证件、徽章等实物资料和特殊纪念性珍贵见证物。
经典剧目 重温抗联壮烈史诗
5月18日、19日11:00、15:30(每日两场),伪满皇宫博物院皇宫剧场限时加映经典剧目《炫·墨——抗联魂》。该剧以十四年东北抗日联军英雄史诗为核心,通过音乐、舞蹈、戏剧、朗诵与多媒体艺术的多维融合,全景式再现了东北抗联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捍卫家国的壮烈篇章。演出以民族英雄赵一曼、杨靖宇将军等抗联英雄事迹为主线,为观众带来震撼心灵的历史回响、精神洗礼及视觉盛宴。观众可通过伪满皇宫博物院官方公众号购票。
特色展览 邂逅多元文化风情
5月18日、19日,M+文化创意街区举办“走进博物馆 遇见‘秉昆家’”活动。“周秉昆家”复原展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影视剧《人世间》中的经典场景;“观筑长春——这栋建筑有点意思”展览则展现长春街区建筑艺术与历史的融合。
在博物馆之眼艺术宫,“1920年代:风尚逾百年”展览让游客邂逅1920年代的摩登风尚,领略旗袍的优雅和西装的笔挺,感受那个年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同时,M+悦读空间为游客提供一方静谧天地,以书为媒,感受时光沉淀。
5月18日,长影旧址博物馆会场举办文创产品联展。伪满皇宫博物院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推出红色记忆系列文创,抗联精神马克杯、金属冰箱贴、红色笔记本等,每件文创都是移动的微型纪念馆,让红色基因融入现代生活,在日用之美中传承家国情怀。
书画特展 领略皇室艺术收藏
“小白楼藏书画掠影展”在伪满皇宫博物院宫廷核心区书画楼一楼持续展出至2025年8月18日。该展览由伪满皇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博物院主办,展出永瑢绘《梅谷携琴图》,该画卷融合四时山水与文人雅集主题,钤印系统完整,是清代皇室艺术收藏体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文人意趣作品。
免费讲解 回看东北抗战历史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每日四场(9:30、11:00、13:30、15:00)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服务。讲解员带领观众参观“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侵华日军第一○○部队细菌战罪证陈列”“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缅怀东北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三个专题展览,回看东北人民在极端艰苦条件下浴血奋战十四年的爱国壮歌。
御风舞步 感受马术运动魅力
莱薰门和跑马场在特定时间(莱薰门8:15-8:30;跑马场10:00-10:30、14:00-14:30,特殊天气除外)举办马术表演。莱薰门马术表演内容为名马展示与马匹知识普及;跑马场马术表演内容为盛装舞步、障碍赛等经典马术项目表演。此外,还有互动环节,观众可近距离接触马匹,骑乘并合影。
伪满皇宫博物院此次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旅盛宴,进一步提升长春的城市文化软实力。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丹 文/图
夏至君来 跨越山海
城市文旅推介活动促南关兴城双向奔赴
为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加大东北地区省内外协同联动,持续推介南关区“四季君来”文旅品牌,在“5·19中国旅游日”来临前夕,“夏至君来 诗光南关”城市文旅推介暨民俗风情展示展演活动在长春世界雕塑园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由南关区人民政府、辽宁省兴城市人民政府、长春光华学院主办,得到吉林省民俗学会、长春市旅游协会、长春市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研程文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南关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单位支持。
活动秉持“联动两地资源、展示民俗风情、推动文旅合作”的理念,借助民俗风情演出、民俗体验、非遗体验、城市文旅推介、传统体育文化展示等多元活动形式,搭建起跨区域文旅深度融合和深层次交流的桥梁。
长春光华学院带来的满族传统大型舞蹈《扬烈舞》率先登场,舞蹈气势恢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满族文化独特魅力;民乐合奏《兰陵王入阵曲》中,琵琶铿锵与古筝空灵交融,再现古代战场雄浑壮阔。
文化是城市之魂,活动现场的精彩表演,见证了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南关区、辽宁兴城和长春光华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三方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携手打造精品文旅线路。
文艺演出现场,歌声与舞蹈交织,欢乐与期待共鸣。辽宁兴城文旅集团带来的歌曲《山海间》,宛如清新海风,歌手深情嗓音将兴城依山傍海的绝美风光融入旋律;舞台上,由长春光华学院带来的《长鼓敲起来》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舞者腰间长鼓随舞姿上下翻飞,尽显朝鲜族歌舞的热烈与奔放;满族歌曲《额尔春》、赫哲族歌曲《乌苏里船歌》、蒙古族经典歌曲《鸿雁》、达斡尔族民歌《映山红花满山坡》等,展现各民族文化特色,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歌曲《一城光阴》,在演绎中尽显兴城独特韵味;鄂伦春族歌曲《高高的兴安岭》,让观众感受兴安岭下鄂伦春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在文化交流互动体验区,同样热闹非凡。两地剪纸非遗项目“山海吉缘”主题作品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品味剪纸艺人精湛技艺与作品的美好寓意。兴城市“百兴图” 印章体验、宁远古城拓印体验、海滨贝壳手作等活动,让游客触摸历史、感受兴城文化底蕴。南关区的油茶体验、老字号美食体验、非遗乐器歌舞等活动也人气高涨。长春光华学院以“莫勒真”大会为切入点的满族体育项目布库、珍珠球、赛威呼、射箭、拔河、拉地弓等,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参与。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品油茶,赏非遗,市民游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民乐合奏《漠柳绽华章》的悠扬旋律中,这场为期两天的活动圆满收官。南关区文旅局副局长于冬明表示,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这场以文化为媒的“双向奔赴”,不仅是跨越地域的文化盛宴,更是三方携手探索文旅产业升级新路径、共绘区域协同发展新蓝图的重要契机,有望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德庆/文 王强/摄
初放雅韵引期待 盛花时节满城芳
长春第八届牡丹文化节启幕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当五月的风掠过长春的大街小巷,长春市民对长春牡丹园的花开盛况以及对牡丹文化节的期待愈发浓烈。5月17日,“牡丹华韵·盛世雅集”第八届牡丹文化节系列活动在众人的期盼中悄然启幕。
当日,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在长春牡丹园看到,园内虽不见牡丹尽数绽放的磅礴之姿,但粉白、嫣红的花朵已在葱郁枝叶间竞相探头。结束了上午阴雨的天气,下午艳阳高照,不少游客漫步园中,捕捉牡丹初放的灵动之美。“雨后空气清新,赏花别有滋味。”市民黄欣荣告诉记者,“今年的花开得比较晚,去年这个时候牡丹已经盛放满园了。但是好饭不怕晚,好花不怕迟,我相信今年牡丹盛开时,一定也是美得叫人移不开眼。”
“受今年气候条件影响,牡丹园的牡丹盛花期有所延迟,目前仍处于陆续绽放阶段。尽管尚未进入最佳观赏期,但当前花情已颇具观赏性。因此,我们选择在此时如期开启文化节。”长春市文化广场绿化管理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杨竣童说,“每年五月中旬,园内牡丹的开放进度与牡丹文化节都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为了不负市民的期待,我们在传承往届精髓的基础之上,对本届文化节全面提档升级,将用更多元化的内容和形式,为市民游客带来更丰富的赏花体验。”
据了解,本届牡丹文化节活动以牡丹为主题,融合文化、艺术、公益与生活美学,致力于打造一场展现牡丹文化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区和谐的综合性文化盛宴。随着5月20日左右园内牡丹花迎来盛花期,园内将陆续推出以“文化雅集·牡丹之约”“汉风雅集·沉浸游园”“非遗传承·牡丹匠心”“健康生活·牡丹相伴”为主题的文创手作市集、牡丹主题书画沙龙、汉服体验、牡丹花艺DIY、健康义诊等多元活动,让市民在牡丹的馥郁芬芳与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中,共赴一场迟到却依然绚烂的花事之约。
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尹霁虹 文/图
编辑:孙懿辞
初审:梁爽
复审:曹光宇
终审:臧立